J.A.斯特林堡

  瑞典戲劇傢、小說傢、詩人。

  生平 1849年1月22日生於斯德哥爾摩。父親是船舶經紀人。1867年,斯特林堡進烏普薩拉大學,僅僅一個個學期就離校去當私人教師,然後開始寫戲。1870年又回到烏普薩拉大學。這一年,他寫出《在羅馬》一劇,由瑞典皇傢劇院搬上舞臺。這大大激發瞭他的創作熱情,於是又寫瞭《被放逐者》(1871)。1872年斯特林堡離開大學在斯德哥爾摩從事新聞工作,並在佈蘭代斯的影響下寫瞭《奧洛夫老師》(1872),但被皇傢劇院拒演。1874年,斯特林堡到瑞典皇傢圖書館作助理館員。此後,他因發表小說《紅房間》(1879)引起糾紛,不得不於1883年攜傢出國。1884年,他的短篇小說集遭到控訴,他回國接受審判,結果被判無罪。1889年他在哥本哈根成立瞭一座實驗劇院,揭幕之日上演瞭他的名劇《朱麗小姐》。僅上演一場,斯特林堡就因婚姻問題放棄瞭劇院。1891年離婚後,他回到斯德哥爾摩。

  1893年,斯特林堡第二次結婚。1897年離婚。從1894~1896年,他大部分時間是在巴黎度過的。1896年,斯特林堡回到瑞典,1901年和一個挪威女演員結婚,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婚姻,不久也離婚瞭。1907年,他和法爾克合作,成立瞭一個對他的劇本進行實驗演出的劇院,再一次發揮瞭他的暴風雨般的天才創造力,兩年的時間寫下瞭10部劇本。1910年,他的健康狀況急劇下降,劇院隨之關閉。1912年5月14日與世長辭。

  劇作 斯特林堡是北歐繼H.易卜生之後的又一位戲劇大師,留下瞭數十卷的各種體裁的文藝作品,僅劇作就有60多部。他是一位具有獨創性的戲劇傢,對現代歐美戲劇有廣泛的影響。斯特林堡的戲劇創作大體上可以分作四個時期。

  ① 從開始創作到1882年。包括十幾部劇本,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奧洛夫老師》。劇本描寫16世紀初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傳到信奉天主教的瑞典引起的鬥爭。

  ② 從1886~1892年。斯特林堡寫瞭一批反映現實生活和世態炎涼人與人之間殘酷無情關系的劇本,如《父親》(1887)、《同志》(1888)、《朱麗小姐》(1888)、《債主》(1888)、《強者》(1889)等。這些劇本表明,斯特林堡的戲劇創作接受瞭É.左拉自然主義的影響。

《父親》劇照

  《父親》是一部3幕悲劇。描寫一對夫妻為爭奪控制女兒的權利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糾葛。最後男主人公懷著無比憤慨的心情發出“生是地獄,死是天堂”的哀鳴,充分反映瞭斯特林堡個人情緒。

《朱麗小姐》劇照

  獨幕劇《朱麗小姐》是一部“自然主義的悲劇”。描寫伯爵的女兒朱麗小姐,愛上瞭青年侍從,準備私奔之際,父親突然回傢,朱麗小姐按侍從指點,拿剃須刀溜出自殺。通過朱麗小姐的行為,斯特林堡對封建貴族的生活作風和思想作風作瞭無情的揭露和尖刻的諷刺。該劇最早由柏林自由舞臺和安托萬的巴黎自由劇院上演,後在其他國傢陸續演出,並4次被拍成電影。

《朱麗小姐》演出說明書

  1892年一年當中,斯特林堡從《借方與貸方》到《婚約》,共寫瞭6部獨幕劇,大都描寫夫妻關系或傢庭問題。

  ③1898年以前。斯特林堡在巴黎接觸過反自然主義運動和M.梅特林克的象征主義戲劇,1898年,在梅特林克的影響下,他相繼完成瞭《到大馬士革去》三部曲中的前兩部(《到大馬士革去Ⅰ》、《到大馬士革去Ⅱ》)和《降臨節》,《到大馬士革去Ⅲ》則是1901年完成的。除此以外,他還寫瞭一些象征主義戲劇。

  ④ 晚期。從1899年開始,斯特林堡還寫瞭一批歷史劇,如《古斯塔夫·瓦薩》(1899)、《厄裡克十四》(1899)、《古斯塔夫·阿道爾夫》(1900)、《克裡斯蒂娜女王》(1901)、《古斯塔夫三世》(1902)等。《古斯塔夫·瓦薩》和《厄裡克十四》是斯特林堡這批歷史劇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前者寫古斯塔夫·瓦薩平息貴族叛亂統一國傢的業績;後者寫的是瓦薩的兒子厄裡克十四被他的兄弟推翻的歷史事件。

  斯特林堡的晚期作品中,有兩部是特別受重視的。第一部是《一出夢的戲劇》(1902),也被譯作《夢劇》。第二部是《鬼魂奏鳴曲》(1900)。《一出夢的戲劇》表明斯特林堡深受佛教和印度教的思想影響,描繪的是一個仙女下凡發現人間充滿瞭不幸和痛苦,最後重返天庭的故事。在這部作品裡除深刻揭露現實之外,也反映出作者悲觀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思想感情。

  《鬼魂奏鳴曲》是一部室內劇。描寫一個青年學生在一座房子前遇到一個名叫赫默爾的老人,老人把學生介紹給這座房子裡的一傢人,其中包括一個上校和他妻子(一個木乃伊)、女兒。老人揭露這個傢庭的罪惡,木乃伊也揭露瞭赫默爾的罪惡歷史,然後讓他自殺。學生和上校的女兒彼此訴說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情,姑娘受到震驚,心碎而死。斯特林堡不是表現主義或超現實主義戲劇傢,但他的作品有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特征。

《鬼魂奏鳴曲》劇照

  《鬼魂奏鳴曲》和《一出夢的戲劇》曾登上世界各國舞臺。《鬼魂奏鳴曲》於1908年他新建的實驗劇院首演,瑞典批評傢們曾經對它橫加指責,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卻在德國各地和廣大的觀眾見面。1916年,在柏林的演出曾引起歐洲各國的強烈反響,後在歐洲各國也廣為演出。1924年,美國的普羅文斯頓劇社,也上演瞭《鬼魂奏鳴曲》,受到E.奧尼爾熱情的稱贊。

  斯特林堡的大量劇作都被譯成多種文字。《奧洛夫老師》、《父親》、《朱麗小姐》、《強者》、《母愛》、《玩火者》、《古斯塔夫·瓦薩》、《死魂舞》、《一出夢的戲劇》、《鬼魂奏鳴曲》等有中譯本。

  

參考書目

 G. Hellen,strindbergs dramatik,Stockholm,1962.

 A.Gurtafoon,Strindberg and The Realistic Break through,in The Ideology of Swedish Literature,Minneapolis,1961.

 Valency,The Flower and The Castle,New York,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