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作品。陳耘編劇。1963年6月由上海戲劇學院教師藝術團首演。同年12月,由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電影演員劇團、上海戲劇學院教師劇團聯合排練,參加華東區話劇觀摩演出。發表於《劇本》月刊1963年第8期,經修改後於1964年出版單行本。

  《年青的一代》通過幾個青年對生活、勞動、升學、工作分配等問題的不同看法,反映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種幸福觀、兩種世界觀的鬥爭。劇中勘探隊員蕭繼業和林育生同是地質學院畢業生,出身於革命傢傢庭,卻走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蕭繼業不畏寒風烈日,登山探寶,甚至當他的腿因救人受傷需要截肢的時候,仍然頑強地堅持為祖國工作。而林育生一心追求安逸舒適的所謂個人幸福生活,為瞭達到長期留在大城市的目的,竟至偽造病情證明。養父林堅是工人出身的革命老幹部,當他發現育生已經走入歧途時,深為痛惜,拿出瞭育生親生父母的遺書,告訴他原是革命先烈的後代,在事實教育下,林育生決心痛改前非,繼承父母的遺志,做個堅強的革命接班人。劇本除蕭繼業外,還塑造瞭林堅、蕭奶奶、林嵐等革命老一輩和先進青年的形象。

  《年青的一代》曾獲文化部授予的1963年以來優秀話劇創作獎。1965年,被改編、攝制成同名故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