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導演。又名馬爾尚尼什維裏。1893年起在格魯吉亞一些城市當演員。20世紀初開始從事導演活動。1901年在甫雅特卡城導演的第一個戲是А.П.契訶夫的《萬尼亞舅舅》。此後相繼導演瞭契訶夫和М.高爾基的名劇《伊凡諾夫》、《小市民》、《底層》等。這些演出反映瞭他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傾向。1909年任莫斯科聶茲洛賓劇院總導演。1910~1913年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任導演。

  馬爾尚諾夫致力於民族戲劇傳統和現代生活的結合,追求藝術表現現上的綜合化。為瞭實現他的藝術理想,1913年在莫斯科組織瞭自由劇院。劇院關閉後在頓河 -羅斯托夫、彼得格勒和基輔等地從事戲劇活動。1919年在基輔排演瞭L.F.de維加·伊·卡爾皮奧的《羊泉村》。

  1922年馬爾尚諾夫回到格魯吉亞。為建立格魯吉亞的民族現實主義戲劇,1928年他在庫塔依西創建格魯吉亞國立第二劇院(1933年更名為國立馬爾尚尼什維裡劇院),排演瞭不少蘇聯現代劇,如基爾尚的《鐵軌轟鳴》(1929)、Н.Φ.波戈廷的《斧頭之歌》(1931)、А.Н.阿菲諾格諾夫的《恐懼》(1932)等。

  1931年馬爾尚諾夫獲格魯吉亞人民藝術傢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