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詩人。生於哥德堡。在烏普薩拉和斯德哥爾摩受高等教育。曾在幾個學校任教,並先後為兩傢報紙撰寫文學評論。早在學生時期她就接近左派激進組織“火炬社”,為這個組織的機關刊物撰稿。她對教育學有濃厚的興趣。1931年創辦精神分析雜誌《光譜》。她的作品反映瞭她嚮往美好生活而又感到無法實現的矛盾。詩集《火爐》(1927)和《為這棵樹而作》(1935)是她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創作瞭反映社會政治問題的小說《卡洛卡茵》(1940)。她在詩歌創作方面有較大成就,在在瑞典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