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舞臺美術傢。曾入美術學校習畫。19歲時寫瞭劇本《雷鳥》,未獲演出,轉而從事歌劇和芭蕾設計,漸露頭角。1921年但丁逝世600周年,蓋地斯為《神曲》設計瞭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舞臺。舞臺由許多級圓環形臺階重疊地圍成一個很像是火山口的巨型固定裝置,背後圍著紗幕,可以投出地獄、淨界和天堂的各種神奇光照。他還為523個演員設計瞭服裝和面具,這個設計的模型照片編輯成冊,於1924年出版,成為20世紀美國舞臺設計的一個突出範例。之後,蓋地斯導演和設計的戲劇有《哈姆雷特特》、《呂西斯忒拉忒》、《死胡同》等。他的設計常常尋求各種方法以突破舞臺口的限制,突破各種因循守舊的陳規。1924年德國導演M.萊因哈特來美演出《奇跡》,蓋地斯的設計把紐約世紀劇場的巨大觀眾廳改裝成為一個中世紀的大教堂。從1927年起,他轉向工業設計。

蓋地斯設計的《李爾王》舞臺佈景

  蓋地斯的舞臺設計有很強烈的建築感,他受到A.阿庇亞的影響,大膽地運用平臺臺階,把演出中的各種因素組合成演出整體。他運用燈光也很突出。他的設計不拘一格,有時很寫實,如《死胡同》,舞臺上就像搭起真的建築;有時非常抽象,像《哈姆雷特》,完全以各種形狀的平臺臺階組成,隻以燈光來造成變化;有時又富於浪漫主義氣息,像《奇跡》,舞臺充滿各種幻奇色彩和氣氛變化。他還常常放棄表面模仿而追求戲劇內在的精神實質,如《李爾王》,佈景非常粗獷,充滿原始氣息,完全是一種悲劇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