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奧斯本

  英國劇作傢。1929年12月12日生於倫敦。奧斯本的父親是美術設計師,母親是酒吧間女招待。父親死後,他靠保險金入德文郡貝爾蒙特學校念書,後去倫敦謀生,做過演員、導演、編劇。1956年5月8日,他的《憤怒的回顧》在在倫敦皇傢劇院首次公演,經電視轉播後轟動全國,這一天被公認為英國戲劇史上劃時代的日子,他也被推崇為50年代英國文學新流派“憤怒的青年”的代表。此劇主人公是出身工人傢庭的青年吉米,以擺糖果攤為生,自命清高,憤世嫉俗,隻怨生不逢時,憎恨社會冷酷、世人偽善,對周圍一切橫加指責,卻又不想采取行動改變現實。評論界認為此劇反映瞭戰後英國青年對現實不滿的心理,把英國戲劇從上流社會的客廳轉移到中下層社會,從而掀起戲劇改革的新浪潮,產生瞭戰後新的一代劇作傢,如H.品特和韋斯克等。1958年他與人合辦電影公司,親自編寫電影劇本和電視劇本,加上舞臺劇本,共30多部。在題材和技巧上雖進行瞭一些探索,但基本上仍圍繞兩個主題:國傢的腐敗以及異化瞭的人的生存困境。重要作品有舞臺劇《賣藝人》(1957)、《路德》(1961)、《不能承認的證據》(1964)、《自畫像》(1966)、《當今之時》(1968)、《阿姆斯特丹旅館》(1968)、《蘇伊士以西》(1971)、《吉爾與傑克》(1974)及《眼看它倒下》(1975)等。1958年獲得紐約劇評界最佳編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