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庫羅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傢之一。貴族出身,生活在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度興起的時期,參加過波斯戰爭中的馬拉松戰役(前490)和薩拉米灣戰役(前480)。兩次旅居國外,最後在西西裡逝世。

  埃斯庫羅斯斯歌頌雅典的民主自由,反對僭主專制,提倡愛國主義,力圖使先進思想與傳統觀念調和起來。他寫過90部劇本,現存7部較完整的悲劇。《乞援人》(前463?) 寫埃及王達那俄斯帶領他的50個逃婚的女兒來到阿耳戈斯請求避難。最後,在人民的同意下,國王佩拉斯戈斯把他們保護下來。這實際上是對雅典人提倡的民主自由的稱贊。《波斯人》(前472) 是一部單一的劇本,寫波斯國王薛西斯從薩拉米灣戰役中大敗而歸的故事。《七將攻忒拜》(前467) 觸及“傢族詛咒”問題,同時也再一次反映出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

  在《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前466/前459?)中,埃斯庫羅斯揭示瞭反對暴君統治的主題。由於普羅米修斯將天火送給人類,教導人類勞動,賦予人類智慧,被一心要消滅人類的宙斯綁在高加索山上,但是普羅米修斯反抗宙斯的意志並未因此而發生動搖。這場鬥爭反映瞭古代希臘民主力量同貴族寡頭勢力的較量。

  埃斯庫羅斯還留下一部完整的三部曲,包括《阿伽門農》(前458)、《奠酒人》(前458)和《報仇神》(前458)。《阿伽門農》描寫遠征特洛伊的邁錫尼王阿伽門農被他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和其姘夫埃吉斯托斯謀殺的故事。《奠酒人》寫阿伽門農的兒子俄瑞斯忒斯為他父親復仇而殺死他母親和埃吉斯托斯的故事。《報仇神》寫俄瑞斯忒斯被復仇神追還血債以及最後被女神雅典娜宣判無罪的故事。

《報仇神》劇景

  在這部三部曲中,埃斯庫羅斯首先表明瞭他對特洛伊戰爭的態度:為瞭奪回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走的女人海倫,希臘人竟大興不義之師,摧毀瞭特洛伊,他們應該受到譴責;阿伽門農身為希臘人的統帥,殺死瞭那麼多的特洛伊人,毀壞瞭那裡的神廟,更應遭到懲罰。從三部曲中可以看到關於因果報應的氏族觀念:前人造孽,後人承受苦難,在報仇神的支配下,一代一代地進行循環不已的復仇活動和流血鬥爭。不過埃斯庫羅斯強調表現的是新興的父權戰勝過時的母權、奴隸主的民主與法制代替野蠻仇殺的氏族法則。在父權和母權這兩種社會新舊力量更替的鬥爭中,埃斯庫羅斯站在新的進步力量一邊。復仇女神體現著簡單復仇的氏族法則,雅典娜則顯示瞭民主法制精神。埃斯庫羅斯對於雅典娜作瞭熱情的歌頌。

  埃斯庫羅斯的作品題材大都來自神話,但作傢對神話有自己的解釋,也增加瞭一些內容,從而反映瞭一定的現實生活。他的作品故事情節簡單,抒情成分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矛盾沖突非常尖銳,很能感動人。悲劇英雄形象高大,賦有堅強的自由意志和戰鬥精神。語言莊嚴雄偉,帶有誇張色彩。埃斯庫羅斯的悲劇對於後世西方戲劇有深遠的影響。

  

參考書目

 H.D.F.Kitto,Greek Tragedy,A Literary Study,Methuen,1939.

 G.Thomson,Aeschylus and Athens,A Study in The Social Origins of Drama,London,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