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健藏

  日本評論傢。生於東京。在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系求學期間,與今日出海創辦《法國文學研究》雜誌,研究和翻譯波德賴爾等作傢的作品。1928年畢業後留校工作,從事翻譯並發表評論。1934年出版評論集《懷疑與象徵》。1936年發表《《現代文藝論》,探討文藝的根本性質,提出應該從人性和社會的觀點出發觀察文學。這成為他後來進行文學評論的基本觀點。1941年發表《現代作傢論》,對作傢人格和作品的關系作瞭詳盡的論述。1942年服役赴新加坡,年底退役歸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積極參加文化與社會活動,領導瞭日本文藝傢協會與日本筆會的重建工作,創立瞭日本比較文學會與著作權協會。1950年任新日本文學會中央委員會主席。1956年組織建立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並任理事長。1957年後多次訪問中國,為促進日中友好、恢復邦交作出瞭很大貢獻。

  中島是在研究近代法國文學的基礎上從事評論工作的。他反對脫離社會的文藝,堅持理論研究與文學評論的實踐相統一。主要理論著作有《意識的解放》、《法國文學入門》、《安德烈·紀德的生平與作品》、《昭和時代》、《現代文化論》等。他還創作瞭5卷本自傳體長篇小說《自畫像》,敘述他的父母的生活和他成長的過程,反映瞭從明治到大正年間日本社會的變遷。《回想的文學》(5卷)和《回想的戰後文學》(1卷)是中島逝世前出版的兩部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