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維爾哈倫

  比利時法語詩人、劇作傢、文藝評論傢。生在聖阿芒鎮一個小業主傢庭。1868年去根特上中學,1874年進盧萬大學讀法律,與後來發起“青年比利時”文藝運動的一些作傢和畫傢結識。1881年去佈魯塞爾當見習律師,開始寫詩,最最初是象征派詩人,後來才註意廣泛的社會問題。

  維爾哈倫的第一部詩集《佛蘭芒女人》(1883)象典型的佛蘭德畫派那樣贊美盡情享樂。接著發表的詩集《修道士》(1886)又鼓吹天主教的禁欲主義。這種兩極搖擺說明他的思想尚未定型。1887至1890年間寫的詩集《黃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是傾訴世紀末的頹廢心情的三部曲,反映出他對資本主義制度感到悲觀絕望而形成的精神危機。

  1891年,維爾哈倫接近工人運動,同年發表的詩集《我路途上出現的事物》說明他的思想開始有瞭變化。第二年,他加入比利時工人黨,積極參加建立“人民之傢”的藝術分會,創作上也轉向反映現實,發表瞭詩集《妄想的農村》(1893)、《觸手般擴展的城市》(1895)、《幻想的村莊》(1895)等。這些作品大多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城鄉對立,農村人口流向城市而導致田地荒蕪,城市成瞭群眾革命運動的中心。同時維爾哈倫在歐洲各地旅行,更加開擴瞭眼界,擺脫瞭悲觀情緒。他歌頌工人階級創造瞭現代化的工業奇跡,深信生產力的發展必將引起社會的進步。這種熱情的寫作使他獲得“力的詩人”、“現代生活的詩人”等聲譽。

  1898年,維爾哈倫發表四幕劇《黎明》,描寫群眾和士兵的聯合起義,預言社會主義必將勝利。這部作品表現出他思想上的一些矛盾,他雖然認為革命不可避免,但又幻想不通過流血的鬥爭而輕易取得成功。劇作於1901年公演,不久維爾哈倫離開比利時首都,定居巴黎。在法國,他寫瞭5冊歌頌各國人民之間友誼和團結的詩集:《生活的面貌》(1899)、《喧囂的力量》(1902)、《復合的光彩》(1906)、《最高的節奏》(1910)、《熊熊的火焰》(1917),這些詩集表現瞭人民的力量,充滿對未來的信念。此外,他還寫瞭名畫傢的評傳《倫勃朗》(1905)、《魯本斯》(1910),歷史劇《菲力浦二世》(1901)、《斯巴達的海倫》(1909)。他的《整個佛蘭德》(1904~1912)包括5冊詩集,作者把這部史詩般的作品獻給祖國比利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立的比利時也受到瞭德國的侵犯。這對維爾哈倫的“普遍的友誼”、“統一的歐洲”等理想是個無情的打擊。因此他寫瞭散文集《浴血的比利時》(1915)和詩集《德國的罪行》、《戰爭火紅的翅膀》等表示抗議。他到處奔波演講,不慎在魯昂被火車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