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米爾語詩人、作傢、社會活動傢。原名蘇比拉馬尼亞·蘇巴伊亞,出生於泰米爾納德邦的一個婆羅門傢庭。11歲時因即興賦詩受到稱讚,被稱為“巴拉蒂”(意為知識之神)。1904年擔任《祖國之友報》副編輯。由於鐵拉克和西丹巴倫的影響,積極投身於民族解放運動。1907年主辦《印度報》。同年加入鐵拉克為首的國大黨激進派。西丹巴倫和鐵拉克先後被捕,他不顧英國殖民當局的高壓,繼續在《印度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殖民當局。1908年《印度報》被封閉。同年,為免遭迫害,他離開馬德拉拉斯前往法屬殖民地本地治裡,繼續出版《印度報》。他在那裡度過十年政治流亡生活,有小史詩之稱的《巴姆紮利的誓言》、《耿嫩之歌》以及被譽為泰米爾詩歌之高峰的愛情詩《百靈鳥之歌》等作品就是在這期間創作的。1918年11月在返回馬德拉斯途中被逮捕。1920年重返馬德拉斯,參加《祖國之友報》的工作。他的詩作表達瞭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他在《印度河山》、《泰米爾故鄉》、《泰米爾語》等詩中,歌頌瞭祖國和故鄉。他的《侍候人的奴隸》、《解放》、《自由之歌》等詩號召反對殖民主義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印度大眾的現狀》、《在甘蔗園裡》等詩體現瞭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寶寶之歌》、《新女性》、《婦女解放》、《印度社會》等表達瞭反對種姓制度、主張男女平等、要求社會改革的觀點。1918年發表的《新俄羅斯》一詩是印度文學界對十月革命的最早反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