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學藝術和社會政治月刊。俄羅斯聯邦作協機關刊物。1924年5月根據莫斯科無產階級作傢聯合會的建議,作為聯合無產階級作傢的創作中心而創刊。潘菲羅夫、柯切托夫先後任主編,現任主編為阿納尼耶夫。20至30年代發表的重要作品有:法捷耶夫的《毀滅》,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特瓦爾多夫斯基的《春草國》。衛國戰爭年代發表的主要作品有瓦西列夫斯卡婭的《虹》和戈爾巴托夫的《塔拉斯一傢》(即《不屈的人們》)。戰後至70年代發表的作品有:波列沃依的《我們是蘇維埃人》,佈賓賓諾夫的《白樺》,尼古拉耶娃的《征途中的戰鬥》,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二部,卡紮凱維奇的《藍色筆記本》,艾特馬托夫的《查密利雅》,柯切托夫的《落角》和《你到底要什麼》等。

  刊物在柯切托夫任主編期間,曾就文學創作和理論等一系列問題,同特瓦爾多夫斯基主編的《新世界》雜志展開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