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亞美尼亞人民的英雄史詩。內容為描寫亞美尼亞人民從7世紀至10世紀反對阿拉伯統治者哈裏發的侵略,特別是亞美尼亞西部薩遜地區的農民在851年為反抗向阿拉伯統治者進貢和納稅而進行的鬥爭。史詩沒有描寫具體的歷史事件,採用許多古老神話、民間傳說、戰鬥場面和愛情故事,以藝術的手法體現瞭亞美尼亞人民反對異族統治者的大無畏精神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史詩最初由亞美尼亞各個地區的民間說唱者用口傳的形式演唱,直到1874年才由亞美尼亞民間文學研究者斯爾萬茲江第一次用用散文形式記錄下來,1886年又由阿別吉揚教授用詩體的形式加以記錄整理。現有史詩約11,000多行。

  全部史詩由《薩納薩爾和巴格達薩爾》、《大穆格爾》、《薩遜的大衛》、《小穆格爾》四大部分(或四大系)組成,敘述瞭薩遜傢族四代英雄們的業績。首先敘述薩納薩爾和巴格達薩爾兩兄弟建立瞭薩遜城(意為“盛怒的城”),領導人民起來反抗阿拉伯統治者。接著敘述力大無比的英雄大穆格爾怎樣殺死猛獅、白魔王和阿拉伯統治者密斯拉—麥立克,進而敘述第三代英雄大衛和第四代英雄小穆格爾的英勇事跡。由於大衛的英武蓋世無雙,他同小密斯拉—麥立克的驚天動地的搏鬥,成為全部史詩的中心,因此史詩通稱為《薩遜的大衛》。

  史詩語言簡練、樸素而又形象化。1939年,蘇聯舉行瞭《薩遜的大衛》千年紀念會。現在這部史詩已被譯成蘇聯各民族文字。中國在1957年出版瞭中文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