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詩人。字孟擇,號仲甫、晦齋,嘉定省平陽縣人。1843年中秀才。1848年在順化應舉時遭母喪,奔喪途中雙目失明。1861年法國侵佔越南南部六省以後,他不願與敵合作而隱居,拒絕法國佔領者的拉攏與收買,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用筆做武器與敵人展開鬥爭,與張公定、潘文治等愛國志士有密切的交往。他的作品有長篇傳奇、檄文、祭文、賦和詩。早期作品《蓼雲仙傳》是一部長達2076句的六八體詩,批判瞭越南封建社會道德淪喪的現象,提倡恢復儒傢所主張的忠孝節義。後期作品《漁樵樵問答》是一部長達3462句的六八體敘事詩。作者描述瞭祖國受異族蹂躪的悲慘情景,痛斥瞭占領者的暴行。是法國帝國主義者入侵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對當時人民起瞭鼓舞鬥志的作用。《勤約義士祭文》歌頌瞭義士們的英雄行為。他的作品在越南抗法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