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作傢。字深甫,號瑞南。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在北京任鴻臚寺官,後隱居西湖。他約生於嘉靖初年,創作活動主要在萬曆前期。

  高濂所作傳奇戲曲《節孝記》,分上下2卷,包括兩個劇本。上卷《賦歸記》寫陶淵明辭官歸隱的節操;下卷《陳情記》寫李密侍奉祖母的孝道。

  《玉簪記》描寫女道士陳妙常與潘必正的愛情故事。故事素材來源於《古今女史》。寫南宋時陳嬌蓮與母親避金兵亂,途中走失,嬌蓮入金陵城城外女真觀為女道士,法名妙常。觀主之侄潘必正應試落第,不願回鄉,也寄居觀內。一日妙常乘月明彈琴,潘生尋琴聲來訪。潘生奏〔雉朝飛〕,妙常奏〔廣寒遊〕,情意愈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禮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來訪,在書桌上得妙常題情詩,遂共明心願。一夜,潘生赴約會途中,被姑母訓誡,又逼他早日赴試,並親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趕上潘生,以玉簪為表記相贈,潘生酬以鴛鴦扇墜,二人相泣而別。後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劇共34出。從第16出“弦裡傳情”(即“琴挑”)起,再通過“旅邸相思”、“媒姑議親”、“詞姤私情”(即“偷詩”)、“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試”)、“秋江哭別”(即“秋江”)等出的發展,全劇展開瞭主要人物的矛盾沖突,深刻細致地揭示瞭兩人的戀愛心理,具有強烈的喜劇效果。全劇語言典雅華美,是“著意填詞”之作。在上述幾個主要出折中,成功地表述瞭人物的心情,沒有雕鑿、堆砌的痕跡。雖有不合韻律處,但還是成為長期流傳演出的名作。

  所作傳奇戲曲有《玉簪記》、《節孝記》;散曲現存小令十餘支,套曲十餘套,見於《南詞韻選》、《南宮詞記》、《吳騷合編》、《詞林逸響》等書。此外,有《雅尚齋詩草》初集、二集,《芳芷樓詞》和《遵生八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