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又稱嘎別福或嘎福歌。流行於黔東南苗族地區,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散文部分講敘故事,韻文部分五言押調。韻文不限句數,根據內容,可多可少。首句為興句,語音固定,一般為“呵呵依呵,呵呵依呵”,無實際意義。聽眾如果是客人、青年或阿公阿婆等,可以把“客人們”、“青年們”或“阿公阿婆”等插入興句最後一個音節前,成為“呵呵依呵,呵呵依客人們呵”等。第二句前三個音節的語音固定為“商侯哩”(“呵呵喲”)或“迭儂哩”(“現在喲”),然後緊接正式歌詞。唱完完一層意思後,起句的前三個音節也必須加入“商侯哩”或“迭儂哩”。甲唱完,乙如回答,需要重復甲所唱的歌詞,再加入自己所要唱的新內容。

  嘎百福短小精悍,情節單一,富於諷喻色彩,以反對不合理的婚姻為主要內容,兼有對現實生活中其他一些不良傾向的諷刺、批評和勸導,表現出苗族人民開朗幽默的性格。苗族說唱文學嘎百福具有民族風格的完整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