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裏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生在雅典領土阿提卡東海岸佛呂亞鄉,貴族出身。他學習過繪畫,是第一個擁有大量藏書的雅典人。他曾在阿那克薩哥拉門下聽過有關自然哲學的課。智者普羅塔哥拉的關於神的論文是在詩人傢裏誦讀的,那頭一句是::“我不能斷言是否真的有神存在,這點的認識有許多障礙:第一,是對象本身不明確;第二,是人類壽命短促。”克勒翁曾控告詩人相信異端學說,給他加上不敬神的罪名。歐裡庇得斯時常在劇中談論哲學,因此被稱為“舞臺上的哲學傢”。他曾赴西西裡敘拉古城作使節。公元前408年,他應邀到馬其頓王阿爾克拉奧斯的宮廷,後來死在那裡。雅典人曾派人去取詩人的遺骸,被阿爾克拉奧斯拒絕,他們隻好在雅典郊外立瞭一個紀念碑,上面刻著:

  全希臘世界是歐裡庇得斯的紀念碑,

  詩人的骸骨在客死之地馬其頓永埋,

  詩人的故鄉是雅典──希臘的希臘,

  這裡萬人稱贊他,欣賞他的詩才。

  據說歐裡庇得斯一共寫過92部劇本,隻得過5次獎。現存17部悲劇和1部“羊人劇”:《阿爾克提斯》(公元前438年,得頭獎,一說這劇是用來代替“羊人劇”的)、《美狄亞》(公元前431年)、《希波呂托斯》(公元前428年,得頭獎)、《赫拉克勒斯的兒女》、《安德羅瑪克》、《赫卡柏》(公元前423年以前演出)、《請願的婦女》、《特洛伊婦女》(公元前415年,得頭獎)、《伊菲格涅亞在陶羅人裡》(公元前420至412年之間演出)、《海倫》(公元前412年)、《奧瑞斯忒斯》(公元前408年)、《瘋狂的赫拉克勒斯》、《伊翁》、《埃勒克特拉》、《腓尼基少女》(得頭獎)、《伊菲格涅亞在奧利斯》(詩人死後才演出,得頭獎)、《酒神的伴侶》(詩人死後才演出,得頭獎)和1部“羊人劇”《獨眼巨怪》(演出年代不詳)。此外,還傳下1部悲劇,名叫《瑞索斯》,過去也曾被認為是歐裡庇得斯的作品。

  歐裡庇得斯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內戰期間寫成,因此詩人所反映的是雅典政治、經濟危機中的思想意識。這次戰爭自公元前431年斷斷續續打到公元前404年。戰爭初期,雅典是以侵略者的姿態出現的。詩人譴責侵略,維護正義。當時雅典對待盟邦采取高壓政策,甚至強迫中立的城邦加入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米洛斯不願意加入,雅典便於公元前416年攻陷這個小島,把成年男子盡行殺戮,把所有婦孺賣為奴隸。詩人痛恨米洛斯戰役的殘酷,在次年演出《特洛伊婦女》,寫特洛伊亡國的慘象:特洛伊王後赫卡柏的女兒波呂克塞娜被希臘人殺來祭阿基琉斯。赫卡柏勸她的兒媳、特洛伊主帥赫克托爾的遺孀安德羅瑪克去給阿基琉斯的兒子皮羅斯作妾,以便把赫克托爾的小兒子阿提阿那克斯撫養成人,日後好恢復特洛伊的王權,而這孩子卻被希臘人由城墻上扔下摔死。當日的觀眾可以明顯地看出,這是在影射米洛斯的屠殺。這部悲劇是對被侵略者表示最大同情的古代傑作。

  戰爭期間,雅典經濟破產,商人作糧食投機,高利貸者重利盤剝,大批農民則因戰爭流入城市,成為赤貧。歐裡庇得斯對於這種現象表示憤慨,他同情窮人,特別是窮苦農民。《埃勒克特拉》中的埃勒克特拉是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的女兒,被埃吉斯托斯強迫嫁給一個農民,這人是個正直善良的人。劇中的奧瑞斯忒斯就這事評論說:“富人的身上有著餓瘦的心靈,窮人身上卻存在著偉大的精神。”歐裡庇得斯所描寫的富人十分貪婪、殘暴,如《赫卡柏》中的波呂墨斯托爾,這人曾把赫卡柏的兒子波呂多羅斯殺死,以便侵吞赫卡柏托付他保存的金子;以後他又想貪圖更多的財寶,結果被赫卡柏弄瞎瞭眼睛,受到惡報。歐裡庇得斯對於奴隸所受的壓迫和痛苦也表示同情。《伊翁》中的老傢奴說:“奴隸身上隻有一樣東西不體面,那就是奴隸這名稱。”

  當時雅典民主制逐漸被削弱,政治煽動傢愚弄人民,鼓吹戰爭。歐裡庇得斯維護民主制度,他在《請願的婦女》中把雅典的先王忒修斯看作民主制度的創建者,稱贊他使人民享受同樣的投票權。詩人認為全體公民在法律面前應一律平等,每人應有發言權。他也反對借民眾的力量獲得政權的僭主,忒修斯曾在劇中說:“對於城邦,沒有比暴君更有害的瞭,那裡沒有公認的法律,隻有一個人統治,自己手裡拿著法律,也就沒有法律瞭。”“暴君”一詞影射“僭主”,因為“暴君”和“僭主”在古希臘文中是同一個詞。

  歐裡庇得斯接受瞭智者派的進步思想,對宗教信仰抱懷疑態度。他攻擊預言者,責備天神邪惡、殘忍,制造人間的災難。這是《希波呂托斯》、《伊翁》等悲劇的主題思想。《希波呂托斯》是歐裡庇得斯最著名的悲劇之一,劇中的菲德拉愛上瞭她丈夫忒修斯的前妻的兒子希波呂托斯,遭到拒絕,羞愧自殺,遺書反而誣蔑希波呂托斯侮辱瞭她。忒修斯歸來,不問情由,咒請海神波塞冬把他的兒子弄死。希波呂托斯在放逐途中被波塞冬放出的公牛害死瞭。他的悲慘結局是愛神阿佛羅狄忒造成的,她妒嫉希波呂托斯不尊敬她而尊敬永葆童貞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因而進行報復。阿爾忒彌斯在劇尾出場,她不責怪忒修斯,而把希波呂托斯死亡的責任推到阿佛羅狄忒身上,這就說明愛神的不正直瞭。

  詩人也不相信命運,在他看來,人的命運不受神的支配,而取決於自己的行為。

  歐裡庇得斯有好幾部悲劇是寫傢庭問題的。當日的雅典婦女深受壓迫,被禁閉在傢中,不得參加公共活動,而男子則可以有外室,在外面胡鬧,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詩人對於這些現象感到憤慨。《伊翁》中的阿波羅神同一個凡間女子有私情,又不願承擔責任。這劇暴露雅典男子的罪行。《阿爾克提斯》中的國王阿德墨托斯命中註定要短命,如果有人替他死,他就可以長壽。他曾經懇求他的年老的父母替死,遭到拒絕,結果是他的妻子阿爾克提斯替他死瞭,後來由赫拉克勒斯從死神手裡把她救回來。這劇批判雅典男子的自私自利,他們要求婦女為他們犧牲一切。《美狄亞》是歐裡庇得斯最感人的悲劇之一,劇中的美狄亞是個異國女子,她曾背叛自己的傢庭,幫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同他一起前往希臘的伊奧爾科斯。她在那裡為伊阿宋報瞭殺父之仇,但伊阿宋未能恢復王權,又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流亡到科林斯。這劇開場時,伊阿宋要另娶科林斯國王的女兒,國王打算把美狄亞驅逐出境,美狄亞起初和伊阿宋爭吵,後來假意同他和解,用毒藥害死瞭公主和國王,然後殺死自己的兩個兒子,乘坐龍車逃向雅典。這劇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痛責男子的不道德和自私自利。美狄亞的遭遇是當日婦女的共同命運,詩人對她們寄予無限的同情。

  希臘悲劇到瞭歐裡庇得斯手裡,在形式上已十分完美,因此詩人隻就內容方面加以革新。他在這方面有兩大貢獻,即寫實手法與心理描寫。歐裡庇得斯的劇作標志著“英雄悲劇”的終結。他首先采用日常生活為題材,例如《埃勒克特拉》以農村生活為背景。他的人物與他那個時代的普通人相去不遠。他甚至把農民和奴隸作為悲劇中的重要腳色,使悲劇接近現實。所以索福克勒斯說他筆下的人物是理想的,歐裡庇得斯的人物則是現實的。

  歐裡庇得斯善於描寫人物的心理。《希波呂托斯》寫變態的戀愛心理,《伊翁》寫妒嫉心理,《酒神的伴侶》寫瘋狂心理。在《美狄亞》中,棄婦的恨和賢母的愛展開瞭劇烈的沖突,美狄亞要殺兒子又不忍下手的復雜心理刻劃得非常深刻。這樣的心理描寫在古代文學中是很少見的。

  歐裡庇得斯還創造瞭一種新型悲劇,其中有浪漫情調和鬧劇氣氛。《海倫》、《奧瑞斯忒斯》和《伊翁》都屬於這一類型,對希臘的新喜劇有影響。

  歐裡庇得斯對戲劇結構不甚註意,他的佈局有許多是穿插式的。他往往在“開場”中介紹戲劇的情節,並且在劇尾借“神力”來解決情節上遇到的困難,《美狄亞》中的龍車就是一種神力。這兩種手法沖淡瞭戲劇效果。

  歌隊在歐裡庇得斯的劇中失去瞭它的重要地位,成為戲劇的裝飾,有時候甚至阻礙劇情的發展,因為劇中常有計謀,歌隊經常在場,不利於計謀的進行,所以劇中人物往往要求歌隊為他們保守秘密,美狄亞就曾要求歌隊不要泄漏她的報仇計劃。

  歐裡庇得斯的風格比較華美,語言流暢,對話接近口語,十分自然。他的詩的特點是明白清晰,隻是劇中往往充滿瞭冗長的說理和辯論。

  歐裡庇得斯在世時,他的悲劇不大受人歡迎,他死瞭以後,他的名聲反而更大,喜劇詩人阿裡斯托芬對歐裡庇得斯揶揄備至,但也欣賞他的才華。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對歐裡庇得斯有許多指責,但也稱贊他“最能產生悲劇的效果”。歐裡庇得斯對羅馬和後世歐洲戲劇的影響,比他的兩位前輩悲劇詩人大得多。羅馬詩人塞內加和奧維德都摹仿過他的《美狄亞》。但丁在《神曲》中隻提到歐裡庇得斯。高乃依、拉辛和歌德也摹仿過歐裡庇得斯的作品。在英國,詩人拜倫、雪萊、佈朗寧等也推崇歐裡庇得斯。

  

參考書目

 H. D. F. Kitto,Greek Tragedy,A Literary Study,London,1939.

 G. Norwood,Essays on Euripidean Drama,1954.

 J. T. Allen and G. Italie,Concordance to Euripides, London,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