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傢。生於郵遞員傢庭。1859年在彼爾姆中學畢業,當過小官吏。1861年開始發表作品。1864年刊載於《現代人》雜誌的成名之作中篇小說《波德利普村的人們》描述瞭農奴制改革後彼爾姆省農民和卡馬河縴夫的悲慘命運。長篇小說《礦工》(1866)、《格魯莫夫一傢》(1866~1867)和《哪兒好些?》(1868)反映農奴制改革前後烏拉爾地區礦工的生活,在俄國文學中最早描寫瞭罷工。他還著有中篇小說《傀儡》(1864)、自傳小說《在人們之間》(1865)以及許多短篇篇和特寫。長篇小說《自己的面包》(1870)寫獨立謀生的勞動婦女。他善於真實地描寫人民的日常生活,簡練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並擅長運用生動的民間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