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書法傢、篆刻傢。懷寧(今屬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慶諱,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山人、笈遊道人、古浣子。他出生於寒門,9歲時讀過1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糊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曾在江甯大收藏傢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瞭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書傢巨擘,擅擅長四體書。其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後學《禪國山碑》、《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識、漢碑額等。他以隸法作篆,突破瞭千年來玉筯篆的樊籬,為清代篆書開辟瞭一個新天地。他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隸書是從漢碑中出來,結體緊密,貌豐骨勁,大氣磅礴,也使清代隸書面目為之一新。楷書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歐陽詢父子體勢,筆法斬釘截鐵,結字緊密,得踔厲風發之勢。行草書主要吸收晉、唐草法,筆法遲澀而飄逸。大字草書氣象開闊,意境蒼茫。總觀其四體書法,以篆書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鄧石如又是篆刻傢,開創皖派中的鄧派。他以小篆入印,強調筆意,風格雄渾古樸、剛健婀娜,書法篆刻相輔相成。

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