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生於麻塞諸塞州的劍橋,父親是哈佛大學教授,唯一神教牧師。肯明斯自幼喜愛繪畫和文學。1915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畢業演說以《新藝術》為題,對現代藝術,主要是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的繪畫,作瞭大膽的肯定。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加救護車隊在法國戰地工作,進過集中營,後用超現實主義手法把這段經歷寫進《巨大的房間》(1922)一書。

  戰後在巴黎和紐約學習繪畫,並開始寫詩。第一部詩集《鬱金金香與煙囪》(1923)收有短歌和詠愛情的十四行詩。以後陸續發表《詩四十一首》(1925)、《1922至1954年詩選》(1954)等12部詩集。1957年獲得博林根詩歌獎和波士頓藝術節詩歌獎。

  肯明斯有些詩集的題名離奇古怪,詩行參差不齊,在語法和用詞上也是別出心裁。詞語任意分裂,標點符號異乎尋常,除瞭強調一般不用大寫,連I(我)和自己的名字也是小寫。他認為在科學技術發達的時代,人們用眼睛吸收外界的事物比用耳朵多。他在解釋為什麼要使用文字做特技表演時說:“我的詩是以玫瑰花和火車頭作為競爭對象的。”

  在奇特的形式外殼之下,肯明斯顯示瞭卓越的抒情才能和藝術敏感。他的小詩,如《正是春天》、《這是花園,色彩多變》,勾畫出兒童的天真形象,散發著春天的清新氣息;他的愛情詩,如《夢後的片刻》、《我從沒去過的地方》,在溫柔中含有淒怨;他懷念父母的詩《如果有天堂,母親(獨自)就在那一方》也真摯感人。

  同時,他也善於用辛辣的譏諷表達他對現實生活中醜惡面的蔑視和挑戰。他把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野蠻的爭奪、感情上的冷漠、行為中的偽善稱為“非人類”或“非世界”,以漫畫式的筆調加以嘲弄和鞭撻。

  肯明斯後期采用街頭巷尾的俚語方言,詩的社會性也有所增強。但題材仍不夠廣闊,始終缺乏思想深度。歷來對他的詩毀譽參半。有人稱他為“打字機鍵盤上的小醜”,指責他的詩是肢解瞭詩歌語言的“假實驗”;但某些文學批評傢卻認為他是“最有成就的城市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