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作傢、詩人。1580年9月生於馬德裡一個宮廷貴族傢庭。其父是堂娜安娜王後的私人秘書,其母是王後的侍女。自幼在宮廷中長大。曾在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大學學習藝術,後轉入巴利亞多利德大學學習神學。他博覽群書,在文學、神學、法學、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具有廣博知識,對哲學也很有研究,並通曉拉丁文、希臘文、阿拉伯文、希伯來文、法文和義大利文。離開學校後,進入宮廷供職,並從事文學創作,以詩歌與諷刺散文見長。

  1611年3月,因與人人毆鬥逃離馬德裡,1612年回到他的封地居住。1613年去西西裡投奔總督奧蘇納公爵,並在其幕中供職。1616年,隨公爵調往那不勒斯,擔任財政大臣職務。1620年因奧蘇納公爵失龐撤職,受到株連,被判逐出宮廷3年,軟禁於他的封地。腓力四世接位後,重新得到信任。1626年隨駕出巡阿拉貢。1632年任國王秘書。但由於和寵臣奧利瓦雷斯公爵意見不合,1639年被借故囚禁在萊昂的聖馬科斯修道院。1643年奧利瓦雷斯失寵後獲釋,住在馬德裡。1644年回封地居住,在失望、憂傷和衰老疾病之中完成瞭《馬爾科·佈魯托的一生》後半部的創作。

  克維多的創作除詩歌和小說外,還有政治、道德、哲學、宗教等方面的作品。他的詩歌創作包括抒情短詩、敘事長詩、諷刺詩和神話詩等共約800多篇,大多已散失,流傳至今的隻有很少一部分,被後人編為兩部詩集《西班牙的帕爾納索斯山,雙峰山嶺和九位繆斯》(1648)、《西班牙的最後三位繆斯》(1670)。克維多的詩作題材廣泛,語言豐富,大量使用新詞和民間語言,並且善於運用誇張的比喻和漫畫式的描寫。他還創造瞭一些新的格律和新的體裁。

  克維多最優秀的散文作品是在青年和中年時期寫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流浪漢小說《流浪漢的榜樣,無賴們的借鑒,騙子堂巴勃羅斯的生平》。此書於1604年寫成,1626年在薩拉戈薩出版。小說由主人公巴勃羅斯自述一生的經歷。其父是理發師和小偷,其母當女巫行醫。巴勃羅斯外出流浪,為一個學生充當書僮,跟著主人住在塞哥維亞的一位老師傢裡,後進入一個大學學習。巴勃羅斯受到各種欺侮和嘲弄,而他也以各種狡詐欺騙的手段對付。其父去世後,他回塞哥維亞奔喪,一路上遇到詩人、兵士等等各式各樣淪落潦倒的人物。回傢後得知父親是被叔父謀害致死,他設法騙回瞭微薄的遺產,逃往馬德裡,混在流浪漢隊伍裡,但終於被捕入獄。出獄後沿街行乞,後在托萊多當演員,過著放蕩的生活。到塞維利亞時,遭到搶劫,一文莫名,因而希望到西印度去尋求好運。

  這部小說的人物和主題都受到《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的影響。它也以廣闊的場面,眾多的人物,揭露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作者運用他所特有的怪誕的描寫和象征性的比喻的手法,在藝術技巧上比以往的同類作品有所提高。但是在五光十色的場景的描寫中,流露出深刻的悲觀情緒。

  克維多的另一部重要散文作品,是諷刺小說《夢》,1607年作,1627年出版。小說描寫作者夢見最後審判的日子來臨,喇叭聲響,死人紛紛從墳墓裡躍起,列隊前去受審。作者以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和誇張的筆調,把吝嗇鬼、冒牌醫生、虛有其名的詩人、被妻子欺騙的男人、假正經的貴婦以及行為不端的女仆等等作瞭淋漓盡致的描繪和諷刺。

  他的其他諷刺作品還有《婚約》(1600)、《拉特納薩騎士的書信》(1627)、《包羅萬象的書》(1631)。比較重要的論述道德和哲理的著作有《所有魔鬼的演說詞》(1628)等。此外,克維多還寫瞭許多政治和宗教著作,如《上帝的政策,基督的政府,魔鬼的專權》(1626)、《馬爾科·佈魯托的一生》(1632~1644)、《頹廢的世界,1613至1620年間的夢話和十五天的大事記》(1621),以及《搖籃和墓穴》(1634)、《屬於上帝的省》(1641)、《聖巴勃羅的一生》(1644)等。

克維多·伊·比列如斯全集的封面

  克維多的文藝評論,大多是諷刺和嘲笑貢戈拉及其“誇飾主義”流派,主要是在1626至1635年間所寫。其中重要的有完全用成語和短句寫成的《故事中的故事》、《濫用拉丁語的迷信》和《陀螺》等。

  

參考書目

 F.Yidurain,El pensamiento de Quevedo, Zaragoza,1944.

 J.O.Crosby, En torno a la poesía de Quevedo, Madrid,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