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詩人、小說傢。生於佈宜諾賽勒斯,幼時隨父母去巴黎,10歲回國,接觸瞭加烏喬的生活。他的文學創作受後期現代主義和先鋒派詩歌的影響,是阿根廷詩壇上融合兩派寫作風格的主要詩人。由於對鄉土人物的熱愛,他力圖以簡潔明快的文筆來加以描繪。詩集《玻璃鈴鐺》(1915)曾受到盧貢內斯的推崇,卻遭到喜歡傳統詩歌的公眾的非議。短篇小說集《死亡和鮮血的故事》(1915)也受到冷遇。自傳體小說《拉烏喬》(1917)描寫在農村和中學時代的生活以及在巴黎的經歷。1922年從智智利到牙買加,沿太平洋海岸作瞭一次長途旅行,旅途中寫瞭一部充滿詩意的愛情小說《薩伊馬卡》(1923)。1924年起定居佈宜諾斯艾利斯,經常為《馬丁·菲耶羅》雜志撰稿,並與博爾赫斯等人主持《船頭》雜志的編輯工作。他在寫作《堂塞貢多·松勃拉》的同時,還創辦瞭出版社,專門出版“馬丁·菲耶羅”派詩人的作品。1927年因重病遷居巴黎,不久去世。《堂塞貢多·松勃拉》(1926)是阿根廷文學中的名著,是拉丁美洲20年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小說之一。作者在這部小說中創造瞭一個理想化的人物塞貢多,集中瞭加烏喬的一切高尚品德,作為潘帕斯草原的象征。全書沒有完整的情節,隻是描繪加烏喬日常生活場景如放牧、馴馬、趕牛、酒店飲酒、跳舞、鬥毆等等細節,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交織的手法,表現處在時代轉折點的加烏喬身上兩種時代精神的矛盾。這部小說出版後,加烏喬就失去瞭傳奇性,在以後的作品中都被作為一個普通的雇工來描寫。其他作品有詩集《神秘的詩》(1928)、短篇小說集《六篇佈宜諾斯艾利斯的故事》(1929)、《小徑》(193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