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中國電影、話劇演員,原名楊成芳。原籍湖南湘陰(今汨羅),1920年4月生於北平,卒於1996年9月18日。幼年曾在農村生活。1931年母親病故,為自謀生計考入聯華影業公司北平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成為當時該所最小的學員,曾參參加影片《故宮新怨》的演出。聯華五分廠解散後,加入左翼劇聯領導的苞莉芭劇團,參加演出瞭《戰友》等宣傳抗日的話劇。1934年參加中國旅行劇團,主演瞭話劇《梅蘿香》、《少奶奶的扇子》等,顯露才華。1935年,赴南京參加中國舞臺協會,演出《回春之曲》、《黎明之前》等話劇,在E.奧尼爾的《早餐之前》一劇中有出色的表演。1936年,經洪深推薦,白楊加入瞭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主演瞭頗有影響的影片《十字街頭》(見彩圖)以及《神秘之花》、《社會之花》、《四千金》等4部影片。 1937年,白楊與陳白塵、沈浮等人組成影人劇團,經武漢到四川一路演出抗日話劇《蘆溝橋之戰》、《流民三千萬》等。抗戰期間,除在重慶中央電影攝影場演出瞭《中華兒女》、《長空萬裡》和《青年中國》3部影片外,主演瞭許多產生重大影響的優秀話劇,如《日出》、《天國春秋》、《屈原》、《法西斯細菌》、《復活》、《柔密歐與幽麗葉》(《羅米歐與朱麗葉》)等,成功地塑造瞭不同時代的不同形像的性格,譽滿山城。抗戰勝利後,白楊回到上海,在昆侖影業公司先後主演瞭影片《八千裡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見彩圖)、《還鄉日記》、《新閨怨》等,其中《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素芬的塑造,標志著她表演藝術已臻成熟。

《十字街頭》(1937,沈西岺導演) 明星影片公司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蔡楚生、鄭君裡導演) 昆侖影業公司

《祝福》(1956,桑弧導演) 北京電影制片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在上海電影制片廠先後主演瞭《團結起來到明天》、《為瞭和平》、《祝福》(見彩圖)《春滿人間》、《金玉姬》和《冬梅》等影片。她的精湛演技,使《祝福》在第1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特別獎,1953年為紀念世界文化名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重排《屈原》,特請白楊扮演南後;1959年,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出《日出》,又邀請她扮演陳白露。

  作為演員,白楊的表演細膩、生動、優美、自然,明朗流暢中有含蓄。她所塑造的形像各有個性,但又都有東方女性的風韻和氣度。出版有《電影表演探索》和詩文集《落入滿天霞》。白楊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電影傢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