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胡赫

  德國女作傢。曾用筆名理查·胡高。生於下薩克森地區的商人傢庭。青年時代在瑞士蘇黎世學習歷史、哲學和語文學,獲博士學位。後在蘇黎世、不來梅、維也納等地從事圖書館和教師工作。1900年以後從事寫作。1933年因抗議納粹的““地獄的帝國”而被開除出普魯士藝術科學院。戰後參加民主革新工作。1947年被選為柏林第一次作傢代表大會的名譽主席。

  胡赫的文學成就主要是小說。1893年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弟魯道夫·烏爾斯勞的回憶》,描寫一個豪門大族的沒落,充滿感傷情調。長篇小說《從勝利巷出來》(1902)寫的裡雅斯特舊城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的生活。胡赫還寫有傳記小說《費德裡戈·康法羅尼裡伯爵的一生》(1910)和用文學形式寫的關於德國三十年戰爭的史詩式作品《德國的偉大戰爭》(3卷,1912~1914)。早期曾采用當時流行的“新浪漫主義”手法寫過一些氣氛濃鬱、語言優美的抒情詩。

  胡赫的學術著作主要有《浪漫派的興盛期》(1899)、《浪漫派的興盛和衰落》(1902)以及《戈特弗裡德·凱勒》(1904)等。

  胡赫在藝術上吸取瞭古今不同流派的特點。有人認為她在近代德國進步的資產階級文學中是僅次於托馬斯·曼和海爾曼·海塞的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