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生於紐約一酒商傢庭。1768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次年發起建立北美第一個革命學生組織──“美洲獨立者協會”。1771年與休·亨利·佈雷肯裡奇合寫長詩《美洲光輝的升起》,揭露英國在北美的暴行。大學畢業後曾任教員、律師、編輯、記者以及船長。在獨立戰爭前期,他寫瞭《為美洲自由而戰》(1775)一詩,號召北美人民拿起武器,為爭取獨立、自由而戰。在《美國獨立》等詩中,提出“不自由,毋寧死”,“不怕犧牲,戰鬥到底”等口號,以鼓勵士氣。1781年發表《英國囚船》》一詩,揭露英軍虐待戰俘的暴行。1786年出版《弗瑞諾詩集》,被譽為“美國獨立革命的詩人”。

  1791年他應托馬斯·傑弗遜的要求,主編民主派的喉舌《國民報》,與聯邦派進行鬥爭。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後,他在《關於法國君主制的毀滅》(1792)、《頌歌:上帝,拯救人權吧!》(1793)、《歐洲共和主義思潮》(1795)等詩中,贊揚法國革命,認為它是世界革命的前奏,提出驅逐所有暴君,讓世界人民獲得自由。

  1801年傑弗遜當選為總統,弗瑞諾不滿意傑弗遜對聯邦派采取妥協態度,拒絕在新政府中任職,並繼續評擊社會上的不合理現象。1812至1814年英美戰爭中,他寫瞭《關於戰爭的形勢》(1812)、《致美國》(1812)、《志願軍進行曲》(1814)等詩,號召美國人民再次為捍衛獨立自由而戰,呼籲全世界人民起來推翻所有暴君,爭取解放而勇往直前。

  弗瑞諾的詩作大部分是政治詩,感情充沛,想象豐富,在當時中下層人民中間廣為流傳。傑弗遜曾贊揚“他的詩文拯救瞭我們的國傢”。此外他也寫瞭大量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