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夫

  中國現代油畫傢、美術史論傢。1906年5月27日生於廣西桂林,1998年1月11日卒於江蘇南京。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1930年赴法國,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繪畫,同時在巴黎大學藝術考古研究所、盧佛爾學校學習西西方美術史。1933年創作油畫《卡邦齊夫人像》,選入法國春季沙龍,後被法國收藏。1934年創作油畫《快樂的旋轉》,在法國獨立沙龍展出獲得好評。

  秦宣夫留歐期間曾赴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參觀研究西方繪畫作品。1934年回國後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清華大學、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1942年創作的油畫《母教》,獲第3次全國美術作品展2等獎。翌年應徐悲鴻聘,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45年在重慶舉辦首次個人油畫展。

  秦宣夫的油畫色彩鮮明,造型堅實、摯樸純真。早期畫風傾向於造型的嚴謹,形體簡約,多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其肖像尤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努力用自己的畫筆表現新的時代和人民的面貌,畫風明朗歡快,尤喜表現喜慶的場面。《雨花臺之春》、《慶祝國慶》(1955)等作品是其代表作。

  60年代他根據杭州、紹興等地的寫生創作瞭一批風景畫,年底在南京舉辦第2次個人畫展。1979年後,在教學之餘從事繪畫創作,主要以風景、靜物為主,畫風重意境和情趣的表現,用筆揮灑淋漓,無拘無束,色彩愈見鮮明醒目。同時,他還利用不同的工具大膽進行藝術形式的探索,創造瞭許多情趣盎然的獨幅水印畫。1985年舉辦第3次個人畫展,展出作品多為1979~1985年的新作,在內容和形式各方面都有突破。

  秦宣夫長期從事美術教育,主要開設油畫與西洋美術史等課目。對西方美術史頗有造詣,授課以見多識廣、深入淺出、生動熱情為特色,深受學生歡迎。至1988年仍任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傢協會江蘇省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