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法國出現的一個電影流派。由J.盧什和社會學傢E.莫蘭為首的一批紀錄電影工作者組成。他們主張紀錄片和藝術性紀錄片用採訪報導和觀察的方式來對現實和人為誘發出的情勢進行拍攝。它的出現與技術進步有關。當時出現輕便型無雜音同期錄音的攝影機、微型話筒及高感光度膠片,使得創作人員有可能在任何條件下都自如地進行拍攝。“真實電影”自稱師承蘇聯電影眼睛派的Д.維爾托夫,“真實電影”這個名稱即沿用維爾托夫的《電影真理報》雜誌片中一輯影片的名稱,二者法文都是是cinéma-vérité,然而實際上有區別。真實電影主張的是生活流的紀錄,他們僅把電影當做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工具,有時自己也做為被拍人物的積極同情者而出現在影片之內。代表作品有《我這個黑人》(1958,導演J.盧什)、《夏日紀實》(1961,導演J.盧什與E.莫蘭)、《美麗的五月》(1963,導演C.馬爾凱等等。真實電影做為獨立的流派雖然僅存在幾年時間,但是它的拍攝方法卻對很多國傢產生瞭影響,而且也不僅僅限於紀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