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體裁的一種。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大多簡短,具有故事情節。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過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寓言的主旨在於通過虛構的故事,表現作傢或人民關於某種生活現象、心理和行為的批評或教訓。

  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作,後為文人作傢所採用,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中的一種體裁。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寓言相當盛行。在先秦諸子子百傢的著作中,有不少寓言保存下來。如在《孟子》、《莊子》、《韓非子》以及《呂氏春秋》、《戰國策》等書中,就運用瞭不少當時流行的寓言故事。如嘲笑主觀揣測的《亡筇》,諷喻拖延改正錯誤的《攘雞》、諷刺急於求成、按主觀辦事的《宋人揠苗》,譏諷隻管吹噓,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以及隻相信尺碼,不相信自己的腳的《鄭人買履》,還有《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鷸蚌相爭》等都是中國古代優秀的寓言作品。它們經過先秦諸子的運用,突出瞭哲理性和對事理的說服力。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後世被傳為警句、格言。

  漢魏以後,在一些作傢的創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實,發揮戰鬥作用。如唐代柳宗元在他的散文中,用寓言形式進行創作,不僅使作品增加文學意味,而且由於他創造性的運用,還使寓言在文學史上取得一種獨立的地位。他在著名的《三戒》中,以麋、驢、鼠三種動物的故事,諷刺那些恃寵而驕,盲目自大和得意忘形之徒,都達到十分深刻的效果。其中《黔之驢》所寫的驢,“龐然大物”,猛虎初見之疑為神,繼而大鳴,虎甚恐怖,後因揚蹄踢虎,虎知其技已窮,終被吃掉的寓言故事,對現實中徒有其表,虛張聲勢的社會現象,諷刺得入木三分,發人深思。中國近代作傢用寓言形式進行創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中,也很多見。這些作傢寓言與民間寓言依然保持一定聯系。

  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除漢族外,還有各少數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大多以動物為主人公,有許多即是動物故事或與動物故事極相近似。這種動物寓言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系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其諷喻的目的。這種寓言,在中國兄弟民族中與動物故事並存並互相影響,也時常互相轉化。其表現特點,是在講述時往往用主人公失敗的結局,來達到其思想效果,常常是把要否定的思想行為跟失敗的結局聯系在一起,以啟發人們的思想,使人從失敗的教訓中,取得積極的認識,從而不蹈覆轍。

  近世民間寓言的主題越來越廣泛,諸如教人團結互助、忍讓、不要貪多、以及教人不要驕傲、不要挑撥是非和狂妄自大等都是較常見的主題。這種寓言的教育作用,大體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育人民提高警惕,認識敵人的本質,不要上當;另一方面是教育人民掌握事物的規律,提高思想認識和品德修養,更好地做人和處世。它反映瞭勞動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高尚的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