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民間歷史人物傳說。主人公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從清初流傳至今約300多年。傳說涉及老罕王努爾哈赤一生各個時期的生活。其中關於老罕王早期生活的傳說,如《小罕逃難》、《無事媽媽》、《大青二青》、《黃狗救主》、《烏鴉救駕》、《索洛竿子的來歷》等,更為滿族人民傢喻戶曉。故事梗概是:老罕王幼年曾給明朝總兵李成梁當茶童,無意中暴露瞭自己腳心有七顆紅痦子,李成梁驚悉這正是奉旨捉拿的“腳踏七星”的真命天子,決定連夜打造囚車將他押解進京。李成梁的侍妾同情小罕,打開後花園門,,讓他騎上大青、二青馬,帶上黃狗出逃。李成梁發現後,將侍妾吊打致死。小罕在追兵幾次逼近的危難關頭,得到黃狗和烏鴉的解救才得以脫身。小罕逃進長白山挖參,聚眾起兵,後入主天闕。為瞭報答救過他性命的人和動物,老罕王為後人立下瞭許多規矩。這就是滿族人傢傢供奉“無事媽媽”,護狗、不食狗肉,院內立索洛竿子祭烏鴉等風習的來歷。這些傳說雖帶有某些宿命論的色彩,但反映瞭滿族人民對弱小者的同情,對民族英雄人物的懷念與崇敬。

  努爾哈赤的軍事崛起和他創造的歷史功績,在民間文學中亦有生動的描述。《罕王巧計破葉赫》、《瓜拉佳格格》等傳說是努爾哈赤多年輾轉征戰,統一女真部落的口頭藝術的概括。傳說歌頌瞭老罕王的遠見卓識與膽略魄力,反映瞭當時鬥爭的艱巨性、復雜性,以及滿族人民要求統一的強烈願望。《老罕王殺兒》、《紅河》、《得骨》、《悔山》等作品,記述瞭後金官兵在老罕王的指揮下,以少勝多,大敗明軍的威武壯觀的戰鬥場面。其他如反映老罕王老年生活的《罕王進北京心滿意足》、《索大奈的故事》等,從不同角度刻畫瞭老罕王的形象,留下瞭當時社會生活的某些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