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間文學傢。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少時曾受學於蔡邕。建安初,避役隱居,曹操素聞瑀名,召為司空軍師祭酒,管記室。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瑀與陳琳所擬。後徙為丞相倉曹掾屬。

  阮瑀擅長章表書記,與陳琳齊名。史載他曾在馬上為曹操草擬致關西軍閥韓遂書,書成呈曹操改定,操竟不能增減一字。今存代表作為《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文氣順暢,舒卷自如,曹丕說他“書記翩翩,致足樂也”(《又與吳質書》)。阮瑀在詩歌方面也取得得瞭一定成就。今存詩10餘首。其名篇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一孤兒受後母虐待情狀,從側面反映瞭漢末世風日下的社會現狀。其風格與漢樂府古辭《孤兒行》頗為相近。又《詠史詩》二首,以“三良”殉秦穆和荊軻刺秦王為題材,批判瞭歷史上的暴政,詩篇籠罩著悲涼的氣氛。在建安七子中,阮瑀詩歌的格調最為淒涼低沉,尤以《七哀詩》、《失題》“白發隨櫛墮”、《怨詩》等為著。阮瑀有《文質論》,主張文章“意崇敦樸”,有重質輕文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瞭他的文學觀。

  《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瑀有集5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阮元瑜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