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戲曲作傢、詩人。字集之,號圓海,又號石巢、百子山樵。懷寧(今安徽安慶)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進士,天啟年間官給事中,依附閹宦魏忠賢,與霍維華、楊維垣、倪文煥合夥結黨,造《百官圖》攻擊東林黨人,不久升太常寺少卿、光祿卿,因魏黨敗而罷職回鄉。崇禎八年(1635),農民起義軍進入安徽,他避居南京,招納遊俠,談兵說劍,希望朝廷召用。當時複社中名士顧杲、楊廷樞、黃宗羲等憎惡其為人,作《留都防亂揭》驅逐他。崇禎十七年(1644),馬士英在南京迎立福王,阮大鋮鋮被起用為兵部右侍郎,不久又兼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等職。清兵攻陷南京,他出奔浙江。後降清,隨清軍攻仙霞關,倒石上而死。

  阮大鋮是明末著名的奸佞,品格卑劣,為士林所不齒。但他頗有才華,詩文俱佳,尤善詞曲。所作傳奇戲曲有《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牟尼合》、《忠孝環》、《桃花笑》、《井中盟》、《獅子賺》、《賜恩環》、《老門生》等10種。前4種今存,合稱《石巢傳奇四種》。詩文有《詠懷堂全集》。

  阮大鋮的傳奇結構多用誤會之法,情節曲折離奇,關目佈置和曲辭科白都很下功夫,藝術上有相當功力。但作品過分追求形式,顯得華而不實。思想甚為平庸。《燕子箋》是他的代表作,描寫唐代書生霍都梁和名妓華行雲、官傢小姐酈飛雲之間愛情、婚姻的曲折故事。清代梁廷楠評為“設景生情,具徵巧思”(《曲話》),但葉堂卻斥為“以尖刻為能”(《納書楹曲譜讀集》)。阮大鋮作劇重視舞臺演出,《燕子箋》、《春燈謎》諸劇當時到處搬演,頗為盛行,阮傢的戲班在南京很有名聲,阮大鋮自己也能親自執板唱曲。他的詩文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但思想內容則很平庸。論者認為他的《詠懷堂詩集》較之嚴嵩的《鈐山堂集》“命運尤惡”,但平心而論,阮詩較嚴詩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