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文學傢。字安仁。祖籍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但有人認為,從他父親一輩起,他傢實際居住在鞏縣。潘嶽的祖父名瑾,曾為安平太守。他的父親名芘,曾為瑯邪內史。他的從父潘勖在漢獻帝時為右丞,《冊魏公九錫文》即出自其手筆。潘嶽從小受到很好的文學薰陶,“總角辯惠,摛藻清豔”,被鄉裡稱為“奇童”(《文選·藉田賦》李善註引),長大以後更是高步一時。司馬炎建晉後,潘嶽被司空荀乪召授司空掾。後因作《藉田賦》,招致忌恨,滯官不遷達十年之久。咸寧四年(278),賈充召潘嶽為太尉掾掾。後出為河陽縣令,四年後遷懷縣令。後調補尚書度支郎,遷廷尉評,不久被免職。永熙元年(290),楊駿輔政,召潘嶽為太傅府主簿。楊駿被誅後,他被免職,不久又選為長安令。元康六年(296)前後,回到洛陽。歷任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在這一時間,他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是其中的首要人物。永康元年,趙王倫擅政,中書令孫秀誣潘嶽、石崇、歐陽建等陰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冏為亂,被殺,夷三族。

  潘嶽善綴辭令,長於鋪陳,造句工整,充分體現瞭太康文學講求形式美的傾向,所以在當時與陸機受到同樣的推崇。梁代鐘嶸《詩品》將他列為上品,並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贊語。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篇中也說“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

  潘嶽的詩今存18首,《悼亡詩三首》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首詩寫於元康九年的秋天,當時他的妻子去世已經一年。在詩中他感嘆自己沉浸在永恒的哀傷中,竟然不覺冰雪消溶,春風吹拂,晨霤滴瀝;時節交替瞭,時光流逝瞭,而自己對亡妻的哀念“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反而更深長。詩人望廬思人,睹物傷情:“幃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將物是人非的悲痛寫得十分真切感人。這三首《悼亡詩》寫景抒情,由物及人,通過一系列日常事物行止的描寫,表現出真摯深厚的伉儷之情,寫得層次分明,筆觸細膩,具有纏綿悱惻、委曲深婉的特色。後人寫哀念亡妻的詩都用“悼亡”為題,正是受瞭潘嶽的影響。潘嶽還有《顧內詩》和《楊氏七哀詩》,也是寫給他妻子的。潘嶽的詩歌中還有《河陽縣作詩》二首、《在懷縣作詩》二首比較有名,均被《文選》收錄。這四首詩都含蓄地表現瞭他滯於下僚的苦悶心情。如《河陽縣作詩》第一首,開頭以自嘲的口吻說自己無才無德,不宜置身仕途,接著又嘆息自己命運多蹇:“譬如野田蓬,斡流隨風飄;昔倦都邑遊,今掌河朔徭。”又強打精神鼓勵自己:“誰謂邑宰輕,令名患不劭;人生天地間,百歲孰能要。”整首詩描寫內心活動,層次細膩,表現瞭詩人在仕途上苦苦掙紮的情況,比陸機的同類作品更為委婉真摯。

  潘嶽善於用精美的辭藻來描寫景物。如“川氣冒山嶺,驚湍激巖阿;歸雁映蘭畤,遊魚動圓波;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河陽縣作詩》)等,辭藻華美,但還不是過於雕琢;描寫細致,但尚不致傷於繁蕪,因此比陸機的某些作品更能代表西晉寫景詩的特點。《詩品》說郭璞《遊仙詩》“憲章潘嶽”,就是指潘嶽的這類詩對郭璞有所影響。潘嶽的詩歌不是單純寫景,而是表現出情景交融的特點,《悼亡詩》是這樣,其他的詩也是如此。如《在懷縣作詩》第一首描寫炎夏酷署的情景:“靈圃耀華果,通衢列高椅。瓜瓞蔓長苞,薑芋紛廣畦。稻栽肅仟仟,黍苗何離離。”形象地寫出瞭盛夏季節萬物的勃勃生機,以襯托出詩人的身心疲乏。他感念自己“虛薄乏時用,位微名日卑;驅役宰兩邑,政績竟無施”,內心的焦急與外界的炎熱融成一體,更讓人感到酷暑難耐。所以鐘嶸在《詩品·序》中有“安仁倦暑”之語,特意標舉此詩。

  潘嶽的詩歌比較有特色的還有《關中詩》16章。元康九年,西晉王朝平定瞭氐人齊萬年的叛亂,潘嶽奉詔作此詩。全詩詳述瞭這次戰亂的經過,在贊美周處的忠勇的同時,也揭露瞭無恥武將虛冒功績,對趙王倫暗寓諷刺之意。潘嶽還在詩中用大量篇幅沉痛地記錄瞭這場持續瞭兩年多的動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如:“哀此黎元,無罪無辜;肝腦塗地,白骨交衢;夫行妻寡,父出子孤;俾我晉民,化為狄俘。”(第7章)“斯民如何,荼毒於秦;師旅既加,饑饉是因;疫癘淫行,荊棘成榛;絳陽之粟,浮於渭濱”。(第15章)盡管這首詩是應制之作,主旨是頌揚武功,但在客觀上也揭露瞭西晉統治者的罪行。

  潘嶽的辭賦題材較為廣闊,表現手法也靈活多樣,在西晉文壇上獨樹一幟。他的辭賦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寫景抒情,以《秋興賦》和《閑居賦》為代表。《秋興賦》作於咸寧四年(278)。作者對滯官不遷,牢騷滿腹,因而象宋玉那樣借寫秋景來抒發自己的愁懷;淒清的秋景又進一步勾起他內心無限的悵惘,他幻想能擺脫塵世的羈絆,“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這篇賦是潘嶽最為人稱道的名篇。它精美而清婉,表現瞭西晉文壇“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的共同特色。但它麗而不繁,柔而不靡,且不象陸機辭賦以典正凝重見長,以綺麗繁富取勝,而是語言明暢,情景交融,意境高遠,別具一種清麗的風韻。《閑居賦》作於元康六年,此賦造句工整,行文流暢,筆調清淡,在當時同類作品中也是佼佼者。另一類是詠物,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他年輕時寫的《射雉賦》。賦中寫獵人發箭,野雉中箭:“鯨牙低鏃,心平望審;毛體摧落,霍若碎錦。”廖廖數語,物體人事,紛呈紙上,很有生氣。再如《河陽庭前安石榴賦》,以物喻人,抒寫內心的不平,也比較有特色。還有一類是敘事紀行,以《西征賦》為代表。這也是潘嶽的名作,寫於元康二年。賦中詳細記敘瞭沿途所經之地的山川形勢、人物古跡,抒發懷古之幽情,也隱然寄托瞭對於現實的感慨。這篇賦在形式上與班彪的《北征賦》、班昭的《東征賦》類似,但體制更為宏大,征引更為廣博,在當時除左思的《三都賦》外,極少能有與其相比的。此外,潘嶽還有一些抒發哀婉之情的賦,如《寡婦賦》和《懷舊賦》。前者是因他的連襟任子咸之死而作;後者是為瞭哀悼他的嶽父楊肇和妻舅楊潭。這兩篇賦都寫得文辭淒楚,情意纏綿。蕭統《文選》收錄潘嶽的賦共8篇,是賦類入選作品最多的一人,可見潘嶽的辭賦對南朝文人影響之大。

  除瞭詩賦之外,潘嶽“善為哀誄之文”(《晉書·潘嶽傳》)。今存誄、哀辭、祭文等20多篇。這些哀誄之文大多是為親人、朋友所作,如《楊荊州誄》、《夏侯常侍誄》、《哀永逝文》等,辭婉情切,哀痛感人。也有一些是為瞭官場應酬的需要,如《太宰魯武公誄》、《賈充婦宜城宣君誄》等。不過,最值得註意的是《馬汧督誄並序》。此誄作於元康七年。當時,氐人齊萬年起兵;朝廷派夏侯駿、周處率兵征討。由於周處為人剛直,執法不避寵戚,得罪瞭權貴,梁王彤和夏侯駿借機報復,致使周處孤軍陷陣,弦絕矢盡,力戰而亡。西晉守軍紛紛棄土而去,儲有糧草數百萬石的汧城也被重兵圍困。在這危急關頭,“位末名卑”的汧督馬敦奮勇而起,終於保住瞭城池和糧草。但是馬敦卻遭到雍州從事的忌恨,被誣下獄,氣憤而卒。潘嶽與馬敦素無交往,純然出於義憤,而寫瞭這篇誄文,概述瞭周處戰死的經過及晉兵的敗狀,又詳細敘述瞭汧城守衛戰悲壯激烈的情景。此誄一反潘嶽一貫的淒婉風格,筆力剛健,用明快而有力的語言刻畫瞭一位有智有勇的義士形象,表現瞭潘嶽對“功存汧城,身死汧獄”的馬敦的敬意和同情,也流露瞭對官吏無能、官場混濁的不滿情緒。所以明人張溥在《潘黃門集》題詞中說:“餘讀潘安仁《馬汧督誄》,惻然思古義士,猶班孟堅之傳蘇子卿也”。評價甚高。

  潘嶽的多數作品內容比較單薄,范圍也比較狹窄,多為抒發士大夫的愁思,與當時多數文人的創作情況相似。不過,他的詩、賦中有不少名篇以善敘哀情著稱,而哀誄之文在他的文中也占瞭很大比重,這就形成瞭潘嶽獨特的悲而不壯、哀而不怒的創作基調。

  潘嶽的作品文筆華美而明暢,用典也比較淺近,不似陸機那樣深奧凝重,具有一種清綺哀艷的風格。孫綽說:“潘文淺而凈,陸文深而蕪。”(《世說新語·文學》篇)這是比較中肯的意見。

  《隋書·經籍志》錄有《晉黃門郎潘嶽集》10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潘黃門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