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散文傢。字異之。江甯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中舉,入安徽巡撫鄧廷楨幕。

  管同與同鄉梅曾亮都是姚鼐高足弟子,論學為文一遵姚氏軌轍,史稱“鼐門下著籍者眾,惟同傳法最早”(《清史稿》),梅曾亮即受管同影響,才改習古文。然管同頗能自立,論學之作,往往直言姚氏所失,曾自歎不得複見其師而更正之(《讀六韜》)。張舜徽說他“慮周思密,發昔人所未發。疑古之識,殆欲度越其師”(《清人文集別錄》)。所為文章,則特貴宏毅,偏重重陽剛之美,“師姚先生之文而不襲其派”(鄧廷楨《因寄軒集序》)。但成就不及梅曾亮。

  管同之文,長於議論,時有卓見。他本有志經世,然會試不中,胸懷所蓄,抒發為文。撰《擬言風俗書》、《擬籌積貯書》、《禁用洋貨議》等,縱論天下大計,指陳弊端,頗中肯綮,逆料事態發展,亦時具遠識,傳誦一時。

  管同亦能為詩詞,方宗誠稱其詩“締情隸事,創意造言,論者以為得蘇黃之朗峻”(《管異之先生傳》)。有《因寄軒詩集》、《皖水詞存》等,俱未刊行。其詩僅零星見於《晚晴簃詩匯》等總集所錄。

  已刻者有《因寄軒文集》,歿後一年,鄧廷楨為之付梓,光緒五年(1879)重鐫,包括初集10卷,二集6卷,補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