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塔。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開元寺內。寺南向,塔在大殿前分列東西,西塔名仁壽塔,南宋嘉熙元年(1237)建;東塔名鎮國塔,南宋淳祐十年(1250)建。雙塔相距約200米,對峙在大殿前,與大殿鼎足而立,是城市的重要景觀。

  雙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構樓閣式,皆八角5層,形式幾乎完全相同,僅高度和鬥拱略有不同。西塔高44.06米,東塔高48.24米。基臺是扁平而寬的須彌座,上多雕飾,平面八角,四正面砌臺階,座周護以簡潔石欄。各層層塔身之間有腰簷,但無平座,每面1間,在轉角處砌角柱,柱間刻闌額、鬥拱支承腰簷。4個相向面開門,另四面設佛龕,各層門、龕位置上下交錯,門、龕側均有立柱和橫枋,並在壁面浮雕佛教造像。腰簷也用石材雕出角梁、板桷和筒、板瓦的屋面,簷角起翹明顯。上層壁面較下層退進,在腰簷脊上砌石欄,形成外走道。塔剎金屬制,重疊相輪,頗細瘦,均占全塔總高1/4,剎頂有鐵鏈8條垂向屋頂八角。內部圍繞中心的八角實心石柱為回廊,回廊條石地面由下層外壁和石柱疊澀支承,架木梯上下。

開元寺雙石塔

  兩塔精確地模仿木構構件,卻忽視瞭石建築應有的權衡,比例也推敲不精。如腰簷短窄,仰視不易見到屋面;簷子細弱而承以碩大鬥拱;塔剎過瘦且與塔頂沒有穩定的過渡等。但兩塔在城市景觀上有重要作用,施工精細,並附有許多精美浮雕,仍有一定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