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表現戰爭、戰役、戰鬥以及與戰事、軍人有關的造型藝術,也稱軍事題材美術。它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幾乎每一國傢、民族,都有表現戰爭題材的美術作品產生。油畫、雕塑、版畫、壁畫、銀嵌畫或多畫種並用的綜合美術,都是戰爭題材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代的或歷史的有關事件或人物,是戰爭題材作品的描寫物件,有時候以神話、傳說或宗教故事中的猛士、爭鬥為描寫物件的美術作品,也被視為戰爭題材美術作品。

  戰爭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如埃及十九九王朝(公元前13~前12世紀)在卡納克神廟中建立的浮雕《謝提一世戰績圖》、羅馬時期的歌頌皇帝圖拉真征服西亞武功的圖拉真紀念柱浮雕、出土於龐培城的描繪公元前333年伊蘇戰役的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之戰》等,都是傳世之作。中世紀時期的戰爭題材作品多見於書籍插圖之中。文藝復興以後的著名作品有意大利畫傢P.烏切洛的《聖羅馬諾之戰》(1454~1460)、荷蘭海景畫傢H.弗魯姆的《直佈羅陀之戰》(1607)、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傢 J.-L.大衛作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A.-J.格羅作的《拿破侖在埃倫戰場》、法國浪漫主義畫傢E.德拉克洛瓦表現1830年法國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的作品《自由神引導人民》、俄羅斯巡回畫派畫傢Β.И.蘇裡科夫的《蘇沃洛夫越過阿爾卑斯山》(1899)等。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戰爭題材美術作品在許多國傢中有進一步的發展。蘇聯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英雄紀念碑綜合體建在當年激戰過的馬馬耶夫高地上,主雕《祖國──母親》,高101米,氣勢雄偉磅礴,富於紀念性;另在其他城鄉各地,也建立瞭許多紀念衛國戰爭的紀念碑。三度空間的全景畫《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大田解放戰役》,畫面各長120米,高16米,輔以音響、燈光和旁白,置身其間,有如親臨戰場。中國油畫傢羅工柳的《地道戰》(1951)、詹建俊作的《狼牙山五壯士》(1959)等,是中國當代戰爭題材作品中的名作。1988年5月由何孔德、楊克山等7人完成的半景畫《盧溝橋戰鬥》,長50米,高17米,裝飾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主樓大廳,是繪畫、建築、雕塑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