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傳鼓動、製造社會輿論和氣氛為目的的繪畫。一般帶有醒目的、號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標題,又名招貼畫。其特點是形象醒目,主題突出,風格明快,富有感召力。宣傳畫一般都張貼或繪製在引人註目、行人集中的公共場所,通過直接面向群眾、影響人心而及時地發揮社會作用,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社會性、文化性和商業性等幾種。

  宣傳畫最早以凸版版畫的形式出現於15世紀的歐洲。法國路易十五王朝時開始設置供專門張貼宣傳畫的地段和牆面,這種形式後被其他國傢傢采用,並一直沿用至今。18世紀,歐洲石版印刷,尤其是彩色石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將宣傳畫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不少畫傢,以及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等,都曾致力於宣傳畫的創作,促進瞭這一畫種創作題材和形式風格的多樣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宣傳畫成為發動群眾、激揚社會情緒的重要的工具,如法國的《我要你參加海軍》、美國的《你的祖國需要你》、蘇聯的《你參加瞭志願軍嗎?》,都是在當時及以後產生瞭深遠影響的優秀作品。在無產階級革命鬥爭中,宣傳畫更起到戰鬥號角的作用。蘇聯宣傳畫在十月革命、國內戰爭、衛國戰爭和和平建設時期都受到充分重視,產生瞭許多優秀畫傢和優秀作品,如《紅軍戰士,救救孩子》、《塔斯之窗》、《我們要徹底擊潰敵人!消滅敵人!》、《保爾·柯察金》、《1979──國際兒童節》等。

  宣傳畫也是中國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美術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畫傢們創作瞭許多緊密配合形勢的優秀作品,如闕文的《我們熱愛和平》,哈瓊文的《全民皆兵,保衛祖國》、《祖國萬歲》,晁德仁的《迎春》,柏方景、孫遜的《躍向新的高度》等。

  宣傳畫已成為現代社會國際間進行經濟、文化交往的重要的藝術形式,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豐富,世界性的宣傳畫展覽活動十分活躍。1979年9月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瞭第13屆國際招貼畫展,有39個國傢參加。1980年在波蘭華沙舉辦瞭第8屆國際雙年招貼展。197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水就是生命》舉辦世界性的招貼畫展。中國也於1983年舉辦瞭全國宣傳畫展覽。

  宣傳畫作為宣傳藝術,它的藝術感召力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感受、深入思考和及時的傳達,這是宣傳畫能夠起到宣傳、鼓動作用的必要條件,也是藝術創作與社會實踐之間進行信息反饋的根本依據。二是宣傳畫的傾向性和教誨性要通過審美方式體現出來,使觀眾在審美感受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因此,真實性和深刻性要借助易於理解的形式和新穎的表現手法體現出來。宣傳畫有著明確的社會功利性,並直接反映到社會效果上,這一點又決定瞭宣傳畫創作的嚴肅性。優秀的宣傳畫都是藝術傢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