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書法傢。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少舉明經,肅宗時,授中書舍人,四方詔令,多由徐浩所書。後進國子祭酒,歷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封會稽郡公。著有《論書》(又稱《法書論》)1篇。徐浩擅長八分、行、草書,尤精於楷書。他的書法曾得到父親徐嶠的傳授,風格圓勁肥厚,自成一傢。歷代對徐浩的書法褒貶不一。《新唐書·徐浩傳》形容他的書法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唐代呂總《續書評》認為他的真、行書,固多精熟,無有意趣。徐浩傳至今日的墨蹟有《朱巨川告身》》,大歷三年(768)書。“告身”是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任命狀。此《朱巨川告身》字體肥圓,筆勢沉著雄渾。徐浩書寫的碑刻中,楷書有《大證禪師碑》,大歷四年書,碑在河南登封嵩嶽寺;《不空和尚碑》,建中二年(781)書,在西安碑林。隸書有《嵩陽觀聖德感應碑》,天寶三年(744)書,碑在河南登封;《張庭珪墓志》,天寶五年書,1977年在河南伊川縣出土。

《不空和尚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