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時期秦國和秦代都城咸陽的一處宮殿。考古編號定為1號,遺址在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渭河北岸。

咸陽1號宮殿線描圖

  1號宮殿位於咸陽北部宮殿群中部,是一座高臺建築,在北原臺地南緣,依原為基再修修整夯築成臺,臺上和臺側建木構建築。遺址東西橫長,正中被南北溝地穿過,現隻發掘瞭西部,東部經鏟探與西部對稱,整體平面應呈向北的凹字形,東西全長可達130餘米。西部曲尺形臺體兩層,據復原研究,下層臺外,周繞圍廊,廊內臺上西南角和北部都有東西向數室,前者為1層,平頂;後者為2層,上層為敞廳。上層臺中央主室突起為2層,方形略橫長,可能覆四坡頂。主室西有坡道通向上層。主室東為敞廳與北部敞廳相接,東南有一橫長小室,南即下層的平頂,坡道之西有數間小室依南向北排列。全部外觀呈3層,最高點可達17米餘。東西二部整體為中低邊高的二元對稱構圖。

  高臺建築是戰國、秦和西漢盛行的方式,在還未掌握樓閣建築技術以前,依倚夯土臺體,可以造成巨大體量,增強藝術感染效果。1號宮殿主室最高、最大,是統率全局的構圖主體,簇擁著的較小建築以為陪襯,並用包圍全體的周廊圍束在一起。它運用二元構圖形式,並有效地利用瞭地形,居高臨下,體形突出,表現出較高的建築造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