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一種禮制性、裝飾性的建築。建在城市、宮殿、祠廟、陵墓門前,用以標示建築,以壯觀瞻。漢代以前的闕都成對立於門前左右,中間不相連通,做為通道。闕體高聳,上有屋頂,外側呈階梯狀附建一重或兩重較低的子闕,稱為二出或三出。

  春秋時代已有建於城市或宮殿門前的闕,到漢代擴展到陵寢墳墓和祠廟。當時的闕可能以木構為主,形體高大,上面可以駐兵守衛,但現存漢闕都是石闕,尺度不大,也不可能登上,隻是對真正闕的一種模仿。四川雅安高頤闕是漢漢代石制墓闕的代表,闕仿木建築形式,用石雕出基礎、墻身、鬥拱和屋頂。孤立的雙闕唐宋時仍然存在,隻用於帝王陵墓。

四川雅安高頤闕(線描圖)

  東漢至南北朝塢壁闕興起,兩闕之間連以大門屋頂,又稱為連闕,在漢畫像石、漢明器、北朝石窟中均有反映。隋唐以後由塢壁闕演化出作為宮城正門的宮闕,平面呈凹字形,唐大明宮含元殿也采取瞭類似的形制。以後代代相傳,變動不大,即為留存至今的明清宮城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漢代石闕多具有精美的雕刻,其雕刻手法已具備瞭宋《營造法式》所總結的剔地起突、壓地隱起、減地平钑、素平等4種手法,除在闕上雕出木構件外,有的還在簷下雕出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