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群

  中國現代版畫傢、美術評論傢。原名郝麗春,1912年12月25日生於山西省靈石縣。自幼愛好美術,1931年考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1933年與曹白等組織木鈴木刻研究會,創作木刻《病》等;同年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傢聯盟,110月因參加木錦木刻研究會被捕入獄。1935年出獄,到上海景藝廣告公司畫廣告,其間作木刻《三個受難的青年》;10月,與江豐、鄭野夫、黃新波、曹白、陳煙橋等舉辦第2回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同年魯迅逝世,曾為魯迅畫遺像並參加治喪活動;不久,與江豐等組織上海木刻工作者協會。

  1937年“八一三”抗日戰爭爆發後,力群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第六隊,後到安徽省安慶省立第一民眾教育館做抗戰宣傳工作,並主編木刻刊物《鐵軍》。翌年到武漢,在軍委政治部第三廳藝術處美術科任少校科員。其間與馬達等組織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任常務理事,並以該會名義出版《中國木刻選集》,以及手拓本《力群木刻集》。武漢失守前參加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到山西、延安等地演出。

  1939年夏,力群到陜西省宜川縣民族革命藝術院任美術系主任。1940年初到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任教員。1941年與古元等在延安軍人俱樂部舉辦木刻展。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在延安期間,創作木刻《聽報告》、《幫助抗屬鋤草》、《飲》、《伐木》、《延安魯藝校景》、《毛主席像》、《幫助群眾修理紡車》、《豐衣足食圖》等。抗戰勝利後,任晉綏邊區文聯美術部部長、《晉綏人民畫報》主編,並創作木刻《送馬》、《王貴與李香香》插圖等。

《飲》

  1949年力群出席第1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先後被選為中國文聯委員、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常務委員、山西省文聯主任、省美協主席,並任《山西畫報》主編、山西藝術學校校長。1953年,調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1955年調中國美術傢協會任書記處書記和《美術》副主編。1956年,任《版畫》主編。1957年訪問蘇聯。翌年去蘇聯參加社會主義國傢造型藝術展覽會。

  1963年在北京舉辦瞭力群、黃新波、楊納維3人版畫聯展,並赴各地巡回展出。

  1965年力群調山西工作,“文化革命”期間曾回傢鄉落戶。1977年回太原,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省政協常委。1980年當選為中國版畫傢協會副主席和復刊後的《版畫》主編,以4件作品參加在法國格勒諾波爾市舉行的中國木刻五十年展。1982年,以《北國早春》參加法國巴黎春季沙龍畫展。

  力群早期木刻著重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和侵略者的罪行,到延安後,以歌頌人民的新生活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的題材范圍擴大,除瞭表現社會生活的創作外,還創作瞭很多富於意境的木刻風景、靜物畫,代表作有《黎明》、《瓜葉菊》等。早期作品風格粗獷,以黑白為主,技法上較多受外國版畫的影響。40年代後汲取瞭民間、民族美術的營養,簡潔明快,富於抒情性,在中國現代版畫中獨樹一格。

  力群多才多藝,在30年代後期就開始兼寫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先後發表瞭小說《他們全開到前線去瞭》、《野姑娘的故事》、《桃樹莊的春天》以及散文《馬蘭花》、《我的樂園》等。50~60年代力群美術評論著述甚多,是有較大影響的畫傢兼美術理論傢。先後出版瞭《木刻講座》、《訪問蘇聯畫傢》、《力群美術論文選集》、《梅花香自苦寒來》,編輯《齊白石研究》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