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墓室壁畫。墓主李賢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次子,因被猜忌誣陷而降為庶人,死後於中宗神龍二年(706)以雍王身份袝葬乾陵,景雲(710~711)年間追封為章懷太子。李賢墓位於陝西省乾縣楊傢窪村,1971年7月進行發掘。墓葬全長71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墓室所組成。

  李賢墓殘存壁畫50餘組,面積達40平方米。墓道東壁繪出行圖、禮賓圖、儀仗圖和青龍圖。西壁與之對稱畫馬球圖、禮賓圖、儀仗圖和白虎圖。狩獵出行圖畫畫瞭40多個騎馬人物扈從者架鷹攜犬,有的攜帶獵豹,聲勢頗為浩大。馬球圖以青山和古樹為背景,繪出20多個騎馬人物,體態矯健,有人馳馬追逐,其中一人作回身反手擊球狀。東壁禮賓圖有唐代鴻臚寺官員3人作導引,後隨3個賓客,據《舊唐書》、《新唐書》所載,推測為東羅馬帝國、高麗(或日本)、東北少數民族(室韋或靺鞨族)使臣。西壁禮賓圖有唐代鴻臚寺官員3人作導引,亦有3個賓客,推測為大食國、高昌和吐蕃使臣。東、西壁儀仗圖各由10人組成儀仗隊,為首一人雙手拉一長劍,其餘分成3組,每組3人,腰間佩箭囊、弓囊和劍。過洞內壁畫繪有各類男侍。甬道的東、西壁繪有各類男侍和侍女,侍女中有的手托盆景、黃盤、雙手抱公雞、持樂器,生活氣息濃厚。前墓室西壁繪有觀鳥捕蟬圖、侍女圖,東壁繪有手持琵琶、鈸等樂器侍女,南壁繪侍女和侏儒等。北壁侍女作男裝,後墓室繪有宮苑仕女圖。

  李賢墓壁畫所繪人物、動植物、山水等,技巧均較嫻熟,生活氣息濃厚,畫傢揮毫自如,將各類人物(如官員、騎馬扈從、侍女、宦官等)刻畫得栩栩如生,擺脫瞭一些唐墓壁畫格式化的手法,呈現出生動活潑、自由奔放的特點。壁畫生動而形象地再現瞭唐代皇室出行、禮賓、儀仗、馬球、歌舞、宮苑仕女和從臣等場景,展現出一幅豐富多采的唐代宮廷生活和歷史畫卷,對研究瞭解唐代政治及宮廷生活提供瞭重要的形象資料。

墓室壁畫(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