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晉雕塑傢、畫傢、哲學傢。字安道,譙郡銍縣(今安徽省宿縣)人,後徙居會稽剡縣(今浙江嵊縣)。初學於名儒范宣,博學而有才藝,好鼓琴,工書畫,撰著多,終生不仕。他受儒傢影響,崇尚自然,高隱避世。他發展瞭儒傢形神一元論的傳統,是範縝無神論思想的先驅者之一,但堅持命定論。曾有《戴逵集》9卷行世,今已散佚。在繪畫方面擅長表現人物、故實、佛像及山水。顧愷之認為他畫的《七賢圖》,在人物形象和意趣上超過瞭前人。謝赫評他的作品“情韻連綿,風趣巧拔。善圖賢聖,百工所範。””曾畫《嵇阮十九首詩圖》、《吳中溪山邑居圖》等(均佚)。20世紀70年代在南京、丹陽一帶南朝陵墓中發掘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可能是依據他的粉本制作的。

  戴逵尤以擅長佛教雕塑著稱,努力探索和完善鑄造、雕刻的技法表現,不滿足於外國傳入的佛教造像式樣,而創造出為當時民眾易於接受的中國式佛教雕塑。在為山陰(今浙江紹興)靈寶寺造丈六無量壽佛和菩薩木像時,他潛藏於帷帳中聽取觀眾的褒貶議論,詳加研討,積3年方刻成而受到好評。

  戴逵又以10年精力制作5軀佛像,與顧愷之畫的維摩像、獅子國(今斯裡蘭卡)進獻的玉佛像並稱瓦官寺三絕。相傳他首先將夾紵技術應用於制作佛像而名噪一時。

  其子戴勃,善琴、畫,孫暢之認為其山水畫勝過顧愷之。子戴顒,字仲若,雕塑傢,也擅長音樂。與父有相同的志向,終生辭官不就,隨父制作佛像,並共同討論技藝。父子在冶鑄銅像、雕造木像和佛像妝飾上均有新的創造。東晉末,宋世子劉義符在瓦官寺鑄丈六銅像,像成而面部太瘦,經他審視,認為實是臂胛太肥所致,改進後果然面瘦之病即除。元嘉初年(424後)他見到吳郡(治在今江蘇蘇州)紹靈寺釋迦大像形制過於古樸,提出應將肩以上、足以下作適當削減,形象會更為完好,足見在處理大型雕塑作品時富有豐富經驗和嫻熟的技巧。戴逵父子的眾多造像保存至隋唐,受到人們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