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任俠

  中國現代東方藝術史傢。原名傢選,字秀青,筆名牧原、常征等。1904年1月31日生於安徽省潁上縣,卒於1996年10月。1922年入南京美術專門學校學習。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學文學院,攻讀古典詩詞與宗教民俗藝術史。19331年任中央大學高中部主任,出版《毋忘草》詩集、《祝梁怨》雜劇集。1935年春東渡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大學院,研究東方藝術史,潛心搜集古代中國與西域、日本的文化藝術交流史料。1936年底歸國。1938年至武漢參加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曾任周恩來的秘書。1939年在重慶任中英庚子賠款董事會藝術考古組研究員,撰述《漢唐之間西域樂舞百戲東漸史》、《民俗藝術考古論集》。1942年在南京與滕固、宗白華、傅抱石等30餘人組織中國藝術史學會,任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並與潘菽主編《學術雜志》,出版《收獲期》詩集。1943年赴昆明,任東方語言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長。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與李何林、呂劍、聞一多等組織中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雲南分會,出版詩集《蒙古調》。1945年秋,應邀赴印度聖蒂尼克坦國際大學講學,餘暇遵循《大唐西域記》所載玄奘法師的遊蹤,巡禮印度佛教藝術史跡。1949年1月,應周恩來總理電召歸國,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中國曲藝傢協會、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翌年加入中國美術傢協會。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顧問、國傢文物鑒定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學術委員、瑞典音樂考古學會會員、澳亞北非人文科學學會會員。自1956年起載入倫敦《國際名人錄》、美國《世界名人錄》及《遠東與澳洲名人錄》。

  常任俠畢生治學精勤,涉獵頗廣,著述甚豐,文筆典麗。他主要致力於中國與東方諸國美術史及音樂、舞蹈史的研究,特別在研究中國與印度、日本的文化藝術交流史領域做出瞭開拓性的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他的主要著作有《漢畫藝術研究》(1955)、《中國古典藝術》(1956)、《中印藝術因緣》(1956)、《印度與東南亞美術發展史》(1980)、《絲綢之路與西域文化藝術》(1981)、《中國舞蹈史話》(1983)、《東方藝術叢談》(1984)、《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集》(1984)、《美學和中國美術史》(與朱光潛、黃藥眠合著,1984)、《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1988)、《中國服裝史研究》(1988)等;主要譯著(均與袁音合譯)有《印度的文明》(1965)、《日本繪畫史》(1978)、《近東與中東的文明》(1981)、《中國美術史講義》(日本淡交社,1983)等;編輯有《印度阿旃陀石窟藝術》(1956)、《佛經文學故事選》(198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