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多功能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北岷江上。秦昭王在位後期(西元前276~前251)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包括引水、分洪、排砂相結合的渠首工程以及有分有合、排灌兼用的管道系統。渠首工程古稱湔堋、湔堰、都安堰,唐代更名犍尾堰,北宋又名侍郎堰,南宋始用今名。歷代曾多次進行維修與完善,重要的有:元至元元年 (1135)以鐵石代替竹籠卵石築堰;明正德間 (1506~1521) 複用籠石古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再以鐵石維修。清代岷江東行,侵佔內內江河道,魚嘴下移至人字堤,光緒三至五年(1877~1879),將魚嘴上移至索橋上遊。1933年10月,上遊地震潰決,洪水沖毀渠首工程,四川水利局次年重建。1936年洪水再毀渠首工程,四川水利局按照“固定防沖”原則,於當年用漿砌條石和混凝土再建魚嘴,至此,都江堰渠首工程的位置和規模即定,成為中國最古老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歷史性與科學成就十分顯著。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主要包括渠首工程和有關的古遺址及古建築。渠首工程是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及其他重要水工建築物組成的無壩引水樞紐,由西北至東南分佈著百丈堤、魚嘴、內外金剛堤、飛沙堰、人字堤、寶瓶口。魚嘴和金剛堤東為內江、西為外江,再西為沙黑河(即羊摩江)。魚嘴主要由漿砌條石和混凝土構成,長80米,最寬處39.1米,高6.6米。飛沙堰上距魚嘴700米,漿砌卵石護面結構,堰頂高出內江河床2米,內江側堰口寬240米,堰身長120米。寶瓶口上距魚嘴1020米,口深約12.8米,長約36米,底寬17米,洪水時水面寬23米。金剛堤在魚嘴和飛沙堰之間,內金剛堤長650米,外金剛堤長900米。有關遺存主要有:離堆,在寶瓶口南,為李冰鑿開寶瓶口後形成的孤丘,西北至東南長92米,西南至東北寬66米,高10米,上有專祀李冰的伏龍觀。1974年3月3日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高2.9米,肩寬0.96米,厚0.46米,豎立在前殿中。二王廟,位於內江東岸,古為望帝祠,南齊建武四年 (497)改祀李冰,稱崇德廟,清初更名為二王廟,占地面積1.0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50平方米,“神、膳、舍、園”分佈在高差達60米的山窩裡。廟內“觀瀾亭”前石壁嵌有反映前人整治河道、引水、防洪、排砂和維修管理等豐富經驗的石刻多幅。其他遺存還有鳳棲窩、鬥犀臺和安瀾索橋、玉壘關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自60年代起,逐步將渠首護岸工程改為漿砌卵石護面;1964年把飛沙堰上口由210米拓寬至240米;1970年冬用混凝土襯護,加固瞭寶瓶口;1973年冬至次年春,興建瞭外江節制閘。1980年以來對二王廟及其他古遺址、古建築進行瞭多次維修。都江堰的保護范圍:東臨靈巖溝,西至百丈堤、黑河西岸,北起靈巖山頂,南止離堆公園南墻。南北長3710米,東西寬1930米,面積789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