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句麗 (西元前37~西元668)墓群。分佈在吉林省集安市洞溝河畔及附近山麓、河谷和平川,範圍東西長約16公裡,南北寬約2~4公裡。墓群因清光緒初年好太王碑的發現而逐漸聞名於世。20世紀30~40年代,日本學者曾對集安的高句麗遺跡、洞溝墓群和古墓壁畫作過調查和部分發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洞溝墓群進行瞭大量工作,1960、1962年曾兩次對墓群進行調查,1966年對整個墓群的古墓逐一進行編號、著錄和分類登記,繪製瞭準確的分佈圖。自自60年代以來,配合基本建設清理發掘古墓近千座。洞溝墓群是高句麗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寶庫,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1966年統計,古墓總數為11300座,今存7160座。按照構築用材和形式的不同,大體可分作石墓和土墓兩類。石墓年代較早,包括有:①純以石塊堆積,僅在上部作有小壙的積石墓,約出現於高句麗建國之前,沿用時間較長;②在積石墓四周以大石塊或石條壘砌方壇的方壇積石墓,這種墓是緊接著積石墓出現的,沿襲時間也相當長;③把方壇積石墓的方壇築成2~5級的階壇積石墓,約出現於3~4世紀;④在階壇積石墓基礎上,改石壙為墓室的階壇積石墓,這種墓一般相當宏偉,四周有倚護加固的巨大護墳石,修砌工整,施工精細,但數量並不多,有的墳壟上還發現有瓦礫、瓦當和銘文磚,應屬4世紀中葉至5世紀初王公貴胄的陵寢,其中馳名的有故國壤王陵“千秋墓”、“太王陵”和長壽王陵“將軍墳”等;⑤有的石室規模不大,四周不可能砌出階壇形狀,亦無護墳石,被稱為封石洞室墓。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墓葬多在山麓,是高句麗石墓演進的契機,石墓的演進過程大抵反映著高句麗人為防止古墓石材滑坡的不懈努力過程和建築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過程。土墓年代較晚,墓室以石材砌築,外封黃土,大致出現於4世紀,至5世紀以後成為高句麗墓葬的主流。土墓有封土石室墓和封土洞室墓兩種。封土石室墓多有截尖方錐形的豐隆封土和築有藻井的寬敞墓室,個別封土基部還有石砌的方壇或階壇;封土洞室墓構築簡單,設有藻井,年代稍晚,可晚至渤海時期。

洞溝古墓區局部

  墓葬規模相差懸殊,太王陵、千秋墓、臨江墓、西大墓等石墓周長均在200米以上;土墓一般稍小,但個別如五盔墳2號墓,周長也可達200米。不同形制,不同規模的墓葬,分別反映著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墓葬特點。

  已發現的壁畫古墓近20座,其中重要的有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麻線溝1號墓、三室墓、萬寶汀1368號墓、禹山下41號墓、山城下332號墓、環紋墓、四神墓、五盔墳4號和5號墓等,多屬封土石室墓。階壇石室墓僅在禹山下1041號墓中發現壁畫,在折天井墓墓室中發現過壁畫殘跡。4~5世紀的前期壁畫均繪於墓室的石灰壁上,主要描繪高句麗社會風俗和貴族生活,有飲宴、狩獵、出行、戰爭、歌舞、角觝、百戲等場景。藻井上或繪伎樂天人和星象,或繪雲草、蓮花等圖案,風格淳樸。6世紀以後的壁畫則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為主題,以凝重流暢的線條、濃艷絢麗的色彩直接繪於修琢平整的石壁上,藻井部分則繪神話人物、伎樂天人和日月星象,個別壁畫還用鎏金銅飾和綠松石點綴,表現瞭富麗豪華、金碧輝映的藝術追求。

舞踴墓壁畫(狩獵圖)

  墓群中的冉牟墓保存有一篇墨書題記,正文79行,每行10字,縱橫間以界格,另有題首2行,全文約800多字,惜已嚴重漫漶,可辨識者約350餘字。題記從左至右豎行隸書,有魏晉南北朝寫經書法風格,工整流暢。根據題記可知墓主人冉牟,先祖追隨高句麗始祖鄒牟,官至大兄。題記是受冉牟先世官恩的奴客牟頭婁為主人撰寫的,記述瞭高句麗建國神話牟頭婁受派遣去北夫餘供職等事,涉及高句麗職官制度、人身隸屬關系、社會階層等級等情形,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盡管幾乎所有古墓都曾遭盜掘,多年來的清理發掘工作仍然為瞭解高句麗葬俗積累瞭豐富的資料。高句麗前期的積石墓、方壇積石墓和階壇積石墓的石壙,經常發現燒熔的石塊和燒骨,說明在這個階段火葬相當盛行;這些墓葬往往自山坡至山麓排列有序,有的墓葬後壁即利用上坡先期墓葬的前壁,一座連一座成串地進行埋葬,這種現象反映瞭高句麗前期的族葬制度;另外,大型階壇石室墓和封土石室墓北側,往往有4~5座東西排列規模稍小的陪墳,似乎意味著高句麗王族有陪葬的風習。多年來,洞溝墓群中發掘、征集采集的文物達數千件,包括有金、銀、銅、鐵、鉛、鎏金、陶、釉陶、瓷、玉、石、漆、木、絲、麻等各種質料制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武器、馬具和裝飾品等,為研究高句麗考古提供瞭大量實物資料。

  洞溝古墓群在東北亞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受到政府高度重視,1958年成立瞭專門文物保護機構。1965年對墓群進行全面著錄和測繪,樹立標志,在重點墓葬周圍加修圍墻或圍欄,並對壁畫作瞭化學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