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歐洲最有代表性的宮廷舞蹈,音樂為3拍子。源於法國西部佈列塔尼地區普瓦圖的一種農民舞蹈“佈朗爾”。舞蹈最典型的步法是一種樸實無華的小步,小步舞即由此得名。小步舞於16世紀為宮廷採用,舞蹈風格變得文雅、端莊、高貴,它的優美的小步,精心雕琢的手勢,屈膝禮和鞠躬,嚴格對稱的舞蹈構圖,以及舞伴間對話性質的舞蹈動作,使它在同時代的舞蹈中佔有明顯的優勢。17、18世紀小步舞風靡歐洲宮廷,壓倒一切舞會舞蹈,被稱為“舞蹈之王”,並且成為培養貴族們良好禮儀風範的一種教教育手段,也作為衡量他們文化素養高低的標志。小步舞行進的構圖很有特色,有“Z”字形、“S”字形、“8”字形等。最初由一對對舞伴按照地位高低依次表演,例如,先是國王和王後,然後是太子和妃子,再是其他貴族,等等。小步舞集中反映瞭宮廷舞蹈文化的精萃。對於舞臺表演舞蹈的發展也產生瞭相當重要的影響。從法國皇傢舞蹈研究院建立(1661)到法國大革命爆發的100多年間,小步舞一直是培養業餘舞蹈演員和職業舞蹈演員的重要教材,甚至在它不再流行以後很久,小步舞仍被保留在古典舞蹈教育體系中,作為演員訓練的重要內容。

1735年英國小步舞(雕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