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中國明末書畫傢和文物鑒藏傢。字玄宰,號思白,別署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死後贈太子太傅,諡文敏。

  他擅書畫,書法始以米芾為宗宗,遠師晉唐,自成一傢,名聞天下,對明末清初的書風有一定影響。山水畫師從董源、巨然、米芾以及元代四傢,晚年取法李唐、夏圭,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集諸傢之長,講求筆致墨韻,風格清潤。他極力倡導繪畫上的所謂“南北宗”,推崇南宗為文人畫正脈。對晉唐以來的名賢墨跡、繪畫、碑帖等十分珍愛,極力收藏,精於鑒別。對收藏的名跡都親自題跋,並作為臨摹的范本。曾遊嘉興,遍觀大收藏傢項元汴所藏歷代書畫真跡,鑒賞益精。由清代青浮山人所輯《董華亭書畫錄》記載的書畫題跋中即可看出董其昌的學識及收藏情況。

  主要著作有《容臺集》、《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等,並輯晉唐宋元各傢名人書跡刻《戲鴻堂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