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民宅建築群。在山西省襄汾縣城南4公裡汾河東岸。村內明清民宅院落33座,房舍498間,占村莊大部分面積,基本是明清時期丁村的原有佈局。各院落建築佈列不同,造型雕刻亦異。多數建築上留有年款題記和匠師姓名,是研究中國北方村莊民宅佈局和建築形式的重要實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汾明代丁村民宅

  民宅佈局由北、中、南三片院落組成,北部13座院落,中部11座院落,南部9座院落。興建於明萬歷年間(1573 ~1620)的有7座,清代作過部分補葺和擴建。清代興建的有26座,其中康熙年間 (1662~1722)3座,雍正年間(1723~1735)4座,乾隆年間(1736~1795)8座,道光年間(1821~1850)2座,咸豐年間(1851~1861)4座,清末5座。

  民宅庭院設置,沿襲著中國漢唐以來的四合院佈局,即門廡、倒座、東西廂房、正堂;有的分前後兩院,中置過廳相隔。明代院落門樓多設在庭院東南角,門內築影壁,入門後折向左行即進入院內。清代院落較窄,在南隅當心辟門者為多,或者門前設巷道,入夾巷至院墻當心建門廡,還有的於兩側建旁院。

  中國習俗中有以北為上的說法,故民宅中多以北房為正堂(或上房)。面寬有三間或五間之分,或為正房三間,左右耳房各一,耳房略小,部位微偏其後。正堂高度有單層和兩層樓閣之別。有的前簷設廊,有的樓上有前廊,依廊柱置鉤欄圍護。屋頂多為懸山式或硬山式兩種,筒板佈瓦覆蓋。明代正堂裝修多為隔扇,無窗,欞花圖案秀美,刻工纖巧。清代裝修有隔扇和板門兩種,欞花較明代程式化,板門多用角葉包裹,鐵釘滿佈,風格截然不同。

  東西配房,每列三間、四間不等,懸山式,有2層,也有單層在梁上架天花板存放食品物資的。梁外端略作裝飾,開間設華板墊托。屋內前後間當心築隔墻,致配房分成兩屋,前簷於隔墻兩側設門,次間安方格窗。

  倒座即四合院南房,多是五開間,懸山式或硬山式兩種。8號院向內突出抱廈一間,裝木壁板形若屏風,氣勢更為莊重。門窗設置靈活,隨使用需要而變動。若兩進院落者當心橫置過廳一列,高大壯麗,與正房近同,面寬三間、四間、五間不等,前後簷裝隔扇,室內無間隔墻,是居人待客、飲宴等活動的場所。

  民宅梁架簡潔,抬梁式,用三架梁或五架梁一道承重,上置繳背、脊瓜柱、大叉手托負脊桁和簷桁。前簷設廊廡者加施單步梁。明代堂屋舉架較平緩,清代較陡峻。

  丁村民宅中的各種木雕、石雕和磚雕豐富多彩,僅隔扇欞花圖案就達60多種,柱礎雕刻近50種。屋簷下額枋、墊板、雀替、簷桁等處有玲瓏剔透的雕刻圖案,如“鳳凰戲牡丹”、“司馬光破缸救友”、“喜上梅梢”、“麒麟送子”、“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漁樵耕讀”、“百獸圖”、戲劇故事等,題材豐富,工藝高超,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中的一批優秀作品。

  丁村民宅除設立保護機構外,1978年建立丁村文化工作站,1984年大部民宅收歸國傢所有,並逐年修繕保養,嚴格保持它的原貌、原狀、原構。1985年設立丁村民俗博物館和舊石器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