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仿照環首小刀形狀鑄成的銅幣,屬戰國銅幣中的一種。《管子》、《地數》、《揆度》曾提到“刀佈”和“刀幣”,都是指銅幣而言。戰國時齊、燕、趙等國都鑄造過刀幣。

  齊國刀幣 通高約17釐米,重約40~55克,是各國刀幣中形體最大的。也有極少數形體較小。刀柄略帶彎曲,刀身正面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齊俆邦長法化”之類的錢文。近人或釋“法化”為為“大刀”。傳世齊刀錢文有長達九字者,似出於偽作。“安陽”、“節墨”皆為齊國城邑名。“安陽”不見於文獻記載,“節墨”即即墨,在今山東之平度。刀背面上部有橫線3道,線下一般都有一字或兩字,常見者有“上”、“工”、“甘”、“大”、“安邦”等,可能是鑄工所作的記號。齊刀銅質,鑄工都比較好。經檢測,含銅量為70%左右,其餘為鉛、錫。齊刀遺留下的實物頗多,多出土於今山東省黃河以南、京滬線以東,包括今濟南、淄博、濰坊、昌邑、掖縣、福山、榮成、海陽、平度、青島、諸城、日照、沂南、莒南、兗州、平原等地。齊刀的鑄范有泥質和石質兩種,尤以泥范為多。清代陳介祺所藏的泥范有數以千計。近幾十年,在今臨淄的齊城遺址內,也屢有發現。范以砂泥制成,每范之上印三模,一次可鑄3枚。但所有泥范僅見“齊法化”一種,餘尚未發現。

節墨之法化“刀幣”(拓片)

  燕國刀幣 其上多鑄有一“明”字,故這種刀俗稱明刀,較齊刀輕小,通高約13~14厘米。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為一字;中期的形體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內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0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數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數目字。

  明刀鑄造技術略遜於齊刀,尤其在含銅量方面明顯低於齊刀,一般含銅僅有35~45%,有時鉛、錫含量多達45~58%,這可能和燕、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有關。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中,發現有鑄錢作坊的遺跡,除出土明刀外,還有不少的泥范,范為長方形,一范之上並列五模。在河北省承德還發現有石質鑄范,可知當時鑄范質地不止一種,鑄地也不止燕下都一處。

燕“明”刀幣(拓片)

  明刀是戰國刀幣中發行數量最多的一種,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時可達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較多的地區在今河北省、遼寧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帶。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內蒙古的東部、南部,吉林省的集安、奈曼旗,山東省的臨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過這種刀幣。這些現象表明,明刀的流通范圍並不限於燕國,甚至在趙、齊等國境內也可流通。現在出土的明刀絕大部分來自窖藏,也有少數是從墓葬中發現的。

  刀幣中還有一種尖首刀,似屬燕國的一種貨幣。這種刀通高約16厘米,重11~15克。從刀背到刀柄,形成一道弧形線,刀柄較細,刀首較尖,故俗稱尖首刀。有的刀尖長如錐形,俗稱針首刀。這兩類刀的特點是無一定的面文,甚至有無字的。錢文一般僅有一字,如“王”、“工”、“五”、“上刀”等,這些字可能是記號。出土這種刀的地區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一帶,包括張傢口、保定、易縣、徐水、安國、河間、靈壽、藁城、石傢莊等地。北面如遼寧省的凌源,南面如山東省臨淄,也都有出土。從出土地點看,大部分皆在燕國境內,可知此刀為燕幣的可能性較大。有時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數量很少,或許這是一種比明刀更早的燕幣,當明刀大量使用之際,這種刀已經為數不多瞭。在山東省招遠、壽光一帶,過去出土過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其用意何在? 現在還不清楚。

  趙國刀幣 形體較小,通高約13~14厘米,重約5~15克。刀刃和刀首成圓角,和齊、燕刀幣首部有尖角大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於垂直,刀的正面有“邯鄲”、“白人”、“城白”等文記。邯鄲為趙都,“白人”即柏人,亦趙地。由此可確定這類刀為趙國的錢幣。趙刀多出土於今河北靈壽、石傢莊、邯鄲、徐水、易縣、灤平及北京等地。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內蒙古南部遼寧省一帶也有出土。從出土地點可知,趙刀也可在燕國境內通用,又常和晚期明刀或一刀圓錢共出,表明其通行年代當在戰國晚期。河北省靈壽曾出土過一件城白刀的石質鑄范殘塊,為瞭解有些趙刀的鑄造地區提供瞭線索。趙刀中還有更小者,通高不過11厘米,刀身寬僅1厘米,正面有“藺”字,當是藺(今山西省離石)地所造。還有較藺刀更小的言陽刀,通高僅9.5厘米,面文為“言陽新刀”。“言”字前人多誤認為“晉”字。“言陽”疑即西漢時西河郡之圁陽,戰國早期屬魏,後歸於趙。此刀形制和藺刀相似,疑亦趙國所造。以上兩種刀極稀少。

趙“城白”刀幣(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