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佈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主要方言有:仰光-曼德勒方言、若開方言、土瓦方言、茵達方言、德努方言、約方言、東友方言。仰光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準話。緬甸語有7個單母音和4個雙母音,雙母音隻出現在短促聲調和鼻化母音中。輔音有28個單輔音、4個清化鼻輔音和32個複輔音。現代緬甸語有4個聲調:高平、高降、低平、短促。在口語中有連讀音變現象,主要是清音變濁音、各類聲調變成輕聲。古緬語中有很多複輔輔音聲母和輔音韻尾,後來部分復輔音變成腭化音;輔音韻尾消失引起韻母和聲調系統的變化。緬甸語屬孤立型語言,基本詞多為單音節詞,由詞首輔音或輔音叢加上一個單元音或雙元音構成。名詞沒有性、數、格的變化;人稱代詞有男用和女用、尊稱和卑稱之分;動詞沒有時態、人稱等變化。量詞與漢語量詞相似。主要的構詞方式是附加(包括前綴、後綴)、插入、重疊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改變詞性和詞義。基本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修飾語在中心詞之前。句子中各成份之間的各種語法關系和感情色彩主要通過助詞來表現。緬甸文字屬於音節-音素文字。有33個輔音字母,元音在書寫時除瞭在零聲母時用字母外,一般都用符號代替。元音符號有上加、下加、前加、後加等幾種。緬甸語最早和最完整的文獻是"妙齊提"碑文(12世紀,見圖)。

“妙齊提”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