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和稍晚的史前期遺址。在貴州省普定縣城西南約5公裡的新寨村一孤山上。洞穴因南北對穿而得名。1978年貴州省博物館調查發現,1979年試掘,1981年和198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貴州省博物館合作,先後作瞭兩次系統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穿洞遺址系石灰巖溶洞,高9米,寬13米,深18米。洞內文化層已被破壞。發掘區在洞前沿的巖廈內,已挖的文化化層厚約3米(未到底),可分為上、下兩部,發現瞭豐富的用火遺跡,大量的石制品和骨器以及近百件的人類遺骸等。

  人類化石都出自上部地層,包括完整的頭骨一具以及上、下頜骨、單個牙齒和部分體骨,至少分屬於5個老年、中年、青年和兒童個體。1982年發現於第4層的頭骨保存較完好,系一女性青年個體。穿洞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的形態特征多數具有現代人形態特征,與山頂洞人、柳江人和資陽人同屬晚期智人亞種。

  石制品已找到1萬餘件,絕大多數來自上部地層,除石片和石核外,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尖狀器和刮削器。骨器以骨錐為主,還有骨鏟和骨棒等以及少數刮制的鹿角鏟。骨、角器總數近千件,骨器類型多,器形周整,磨制精工,為國內少見。骨角器也主要出自上部地層。用火遺跡包括上、下部的幾個灰燼層、火堆遺跡以及數以萬計的燒骨和少量的燒土塊、炭屑和燒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熊、虎、犀牛、鹿和麂等10餘種,基本上都是現生種。

  穿洞史前遺址的年代,下部早於距今1萬年,但晚於距今1.6萬年,上部距今1萬~8500年。下部石制品細小,石器多向背面加工,與北方小石器文化傳統有關系;上部石制品相對粗大,打片多用銳棱砸擊法,石器加工精細,多向破裂面加工,具有貓貓洞文化的特點。穿洞遺址對研究同時代不同文化關系以及舊石器時代後期和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銜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大量磨制和刮磨制骨器的發現,也改變瞭中國南方骨器貧乏的狀況,對中國境內早期人類制造骨器技術增加瞭較多的新知。